詳細介紹
適用范圍 豬場沖欄污水處理設備 適用于農村集中或集散污水處理。 1、可埋入地表下 ; 2、全自動控制,不需人員管理 ; 3、無污泥回流; 4、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 5、噪聲低,無異味 ; 6、使用壽命長 主體材質有碳鋼、不銹鋼和玻璃鋼。 SYZYT系列養豬廢水處理裝置是經過多年的實踐,逐步改進完善的一種專門針對遠離城市排污管網,又不宜在當地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地區,獨立的、一體化的,無需人員操作的養豬廢水處理裝置。它的出水指標高于國家二級排放標準。適用于養豬場。小型養豬廢水處理設備采用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簡稱MBR)技術是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工藝,它可以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直接使用的穩定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內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工藝剩余污泥少,極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出水中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占地面積小。 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調節池→MBR生物反應器→出水 工藝特點: ⑴微生物濃度可增加2—3倍,生化效率可提高10~30% 。 ⑵水力停留時間短,污泥(有機大分子膠粒)停留時間長。 ⑶省去二沉池,污泥濃縮池與消毒池。 ⑷排泥周期長。 ⑸中空纖維膜的使用壽命可達3年以上;主要設備的使用壽命在20年以上。 ⑹ 無需人員值守的自動運行。 ⑺ 膜元件清洗的間隔時間長。
養豬廢水處理設備技術參數
收集調節池及設備基礎由用戶自行建設。 主要案例: 廣西賀州鳳凰鄉集散養豬戶 新興溫氏集約農戶養豬場 江西澄江膠邊養豬場 廣東梅州平遠×××養豬場
注:本網站圖片均為參考圖片,不一定是實物圖片,具體產品以訂制設計方案為準,參數變動以訂制方案為準,解釋權歸廣州市金點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產品,質量保證,服務保證! |
我國是世界上大的生豬養殖和豬肉消耗國,據農業部2015年統計數據,我國生豬2015年出欄量為70 825萬頭,豬肉產量達5 487萬噸,出欄數和豬肉消費量均約占世界總量的50%左右。雖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進步,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的養豬業,還存在著病死率高、環境污染嚴重、勞動效率低下等重大問題。特別是養豬場環境污染問題,更是觸目驚心,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養豬業的健康發展。雖然相關部門在養豬環境污染問題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但由于相關的技術方案不完善,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一些地區干脆采取手段,一刀切地全面拆除豬舍。這種方法雖然在局部地區快速地消除豬場污染問題,但對當地的肉食品供給、農民的致富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從本質上來說只是將豬場的污染問題轉移到了其他地區而已,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豬糧安天下”,解決豬場的污染問題不是簡單的禁養限養就能解決的。事實上,通過科學的方法,是*有效地解決污染問題。本文就目前豬場污染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及三步法污水處理技術進行簡要闡述。
筆者認為:造成當前豬場環境污染問題如此嚴重的主要原因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解決養豬污染的思維方法存在問題,我國養豬業環境污染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國豬場污水處理方案普遍存在的養殖環節與污水處理環節*脫節,養豬場僅僅關注養豬技術,對后續的污水處理難度及后果認識不足,關心不夠,豬場每天的污水排放量巨大;污水處理公司則僅僅著眼于污水處理技術本身,對于污水的來源及減排等方面缺乏興趣,對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及運行的經濟因素也考量不多。而養殖環節與污水處理環節的*脫節,直接的后果就是已有的污水處理方案多存在投資特別巨大、運行成本高昂、管理難度大、處理效果不穩定等致命缺陷。很多豬場即使從國家獲得大量的財政補貼建立了污水處理設施,但由于后續的高昂運行費用無法承受,以及管理復雜等因素,建成的設施也多閑置或廢棄。
解決我國養豬業的環境污染問題,需要從豬場設計就開始考慮污水處理問題,全面考慮養豬過程的污水排放與后續的污水處理過程,并據此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三步法豬場環境污染整體解決方案正是基于這一思路提出的,具體為:污水源頭減排—糞尿分離—立頁增氧污水處理系統。
1、污水源頭減排
豬場污水是一種高有機物濃度的污水,處理難度極大。很多豬場在建廠之初,缺乏對后續污水處理難度的清醒認識,沒有采取節水設計思路,還是沿用傳統的水沖糞設計工藝;還有一些豬場雖然設計成人工干清糞工藝,但是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工人習慣采用水每天沖洗欄舍,造成豬場用水量巨大,污水產生量多。傳統的一個自繁自養的萬頭豬場,如果豬舍設計不科學,每天產生的污水量在150噸~200噸之間;而科學節水設計的豬舍,每天產生的污水量*可以控制在30噸以內。筆者在湖南瀏陽設計的一個專業育肥豬場,年出欄量約5 000頭肥豬,每天的污水排放量平均僅為4~6噸;而目前同等規模的育肥豬場排污量在50~80噸之間。可見通過科學的豬舍設計,可以輕易地減低90%以上的排放量,效果非常驚人,即通過源頭減排來控制養豬環境污染具有極大的潛力。
村民
“臭氣熏天蚊蠅亂飛
我家親戚都不愿串門”
陳家業,是西寧鄉樟樹堰村3組的村民。15日,他到已拆除的養豬場空地看熱鬧,“我是次進來這里,以前不來也不敢靠近。”陳家業說,他家離養豬場的直線距離約百米,“每到夏天,蚊子太多了,晚上睡都沒法睡,打了殺蟲劑,用掃把一掃,地上的蚊子都是一堆一堆的。”為這事,他找過豬場的老板,每次找了過后,老板就找人在豬場滅蚊,但過兩天,蚊蠅又到處亂飛。
文金華也是3組村民,場對他家的影響更大。記者在現場看到,文金華的兩層小樓離豬場不到50米。“每當風起,臭味就吹到我們家來了,親戚朋友都不愿意來串門。”文金華說,只要看到快天黑了,必須把門窗關嚴,點上蚊香,這樣蚊子還會少一點,要點三四盤。
除了臭味和蚊蟲,附近村民也怕暴雨漲水,一旦雨大,豬場的污水就會被沖出來,附近的小河溝,甚至下游的魚塘都避之不及,“污水沖到魚塘,那可是要死魚的。”陳家業說。
修復
豬場沖欄污水處理設備
已完成土地修復工作
群眾的投訴很快被轉到了船山區、遂寧市兩級。隨后,一個包括環保、畜牧等部門及西寧鄉的工作組成立。工作組調查發現,該養豬場的污水處理池、沉淀池不達標,且位于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規劃區,屬于畜禽禁養區范圍。當即提出“邊整改治理、邊減產搬遷”的方案,要求該養豬場在限定時間內搬離。
溫巍說,在減產搬遷的過程中,工作組和企業一道制定關停搬遷工作計劃,壓縮養殖規模和產能,安排每5天集中轉移一批生豬,在2017年6月底前*轉移完成,同時完成補償協商和關停工作。6月30日,1200余頭母豬和6000余頭仔豬成功完成轉移工作,所有廠房圈舍及養殖設施設備也全部拆除。
“前期整改治理階段,工作組責令寧香農牧有限公司在5個工作日內,*轉移處理廠區內外的污染物。”溫巍介紹說,完成生豬大搬家及廠房圈舍拆除工作后,養豬場帶來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監測和整改。7月上旬,在工作組的帶領下,當地開始進行被污染的土地修復工作,環保部門協助樟樹堰村村委干部對該處土地進行復耕,并定期對水質、土壤進行監測。目前,土地修復工作也已經完成。
液態污水源頭減排的具體方案可參考筆者編著的《豬場環境保健關鍵技術》一書,本文不做詳細闡述。簡單地可歸納為:一是采用水位閥和飲水碗設備(圖1)來減少豬群喝水浪費;二是采用漏糞地板設計(圖2)來減少或杜絕沖洗欄舍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