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理 DAPI 為4’,6二脒基-2-苯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能與雙鏈DNA小槽,特別是AT堿基結合,也可插入少于3個連續AT堿基對的DNA序列中。當它與雙鏈DNA結合時,熒光強度增強20倍,而與單鏈DNA結合則無熒光增強現象,因此是一種簡易、快速和敏感地檢測DNA的方法。DAPI的熒光強度雖較Hoechst低,但熒光穩定性優于Hoechst;其特異性較溴化乙啶(ethidlium bromide,EB)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1)高。
2.溶液配制
(1)0.01mol/L PBS(pH7.0):取0.1mol/L NaH2 PO4 ?H2 O 34ml、0.1mol/LNa2 HPO4 66ml、NaCl 0.9g,溶于900m1雙蒸水;
(2)DAPI儲存液:將0.5mgDAPI溶于5.0ml PBS中,分裝,低溫長期保存;
(3)DAPI工作液:用PBS稀釋DAPI儲存液,終濃度為0.1ug/ml。
3.染色程序
(1)培養的單層細胞 (未固定)或新鮮組織的冰凍切片等,PBS漂洗5分鐘;
(2)DAPI工作液室溫染色5~20分鐘(可根據實驗材料的染色結果而定);
(3)PBS漂洗;
(4)水溶性封片劑封片,游離細胞也可直接用含DAPI的PBS封片;
(5)熒光顯微鏡觀察。
結果:正常的細胞核呈強熒光,細胞質無熒光;固定的組織細胞同樣處理,亦可得到相似的染色結果。在有支原體污染的細胞質和細胞表面可見孤立的點狀熒光,在感染痘苗病毒的細胞質中存在*的“星狀”熒光簇(star-like fluorescent clusters),腺病毒感染早期胞質中也可出現熒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