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500噸的氣浮機運行成本
溶氣氣浮機工作原理
溶氣氣浮機泵邊吸水邊吸氣,泵內加壓混合、氣液溶解效率高、細微氣泡≤30um。在低壓環境下運行,溶氣效率高達99%,釋放率高達99%。微氣泡與懸浮顆粒的高效吸附,提高了SS的去除效果。溶氣水溶解效率80-100百分之,比傳統溶氣氣浮效率高3倍。壓力-容量曲線平坦,容易實現自動控制,易操作易維護、噪音低。在成份復雜的高難度廢水處理的工藝組合時,氣浮處理同時還伴附著曝氣現象,降低了表面活性和有機濃度,使耗氧量大為降低,促進了廢水的進一步凈化,為下級處理提供了有利于達標的水質。
溶氣氣浮機安全維護措施
在使用中要常常查看溶氣罐的水位指示管,使其控制在必定的規模(一般在60-100公分內)。以確保溶氣作用。防止因溶氣罐水位脫空,致使很多空氣竄入氣浮池而損壞清水作用和浮渣層。對已裝有溶氣罐液位自動控制設備的,則需留意設備的維護養護。
定時查看溶氣氣浮機空壓機與水泵的填料及潤滑體系,常常加油。在冬天水溫過低期間,因為絮凝作用差,除一般需求添加投藥量外,有時需求相應添加溶氣水量或溶氣壓力,讓更多的微氣泡黏附絮粒,以補償因水流黏度的添加而影響帶氣絮粒的上浮功能,然后確保出水水質正常。
依據反響池的絮凝、氣浮區浮渣及出水水質,留意調理混凝劑的投加量等參數,特別要防止加藥管的阻塞。常常觀察氣浮池面狀況,假如發現接觸區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氣泡或水流不穩,應取下開釋器掃除阻塞;假如分離區浮渣面不平,池面上常常有大氣泡破裂,則標明氣泡與絮粒黏附欠好,應查看并對混凝體系進行調整或采納恰當辦法(如投加表面活性劑等);不合格出水回來集水池,合格出水進入后續處理體系。做好氣浮機平時運轉記載,包括處理水量、投藥量、溶氣水量、溶氣罐壓力、水溫、耗電量、進出水水質、排渣周期、泥渣含量。
本方法的主要缺點是對廢水的處理效果低于傳統活性污泥法;此外,對溶解性有機物高的廢水,處理效果差。
本系統處理工業廢水的各項設計參數如下:
BOD 負荷(Ns) 0.2~0.6kgBOD5/(kgMLSS.d)
容積負荷(Nv) 1.0~1.2kgBOD5/(m3.d)
污泥齡(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θr) 5~15d;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 1000~3000mg/L;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MLVSS) 再生池 4000~10000mg/L;
吸附池 800~2400mg/L;
再生池 3200~8000mg/L;
反應時間 吸附池 0.5~1.0h,
再生池 3~6h;
污泥回流比(R) 25%~100百分之;
曝氣時間(t) 3~6h;
BOD5去除率 80%~90%。
五、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該工藝又稱*氧化活性污泥法。工藝的主要特點是:有機負荷低,污泥持續處于內源代謝狀態,剩余污泥少,且污泥穩定、不需再進行消化處理,這種工藝可稱為廢水、污泥綜合處理工藝。該工藝還具有處理水質穩定性較高,對廢水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不需設初次沉淀池的優點。主要缺點是池容大,曝氣時間長,建設費和運行費用都較髙,而且占用較大的土地等。
本工藝(工藝流程圖同圖2-5-19)適用于對處理水質要求高,又不宜采用單獨污泥處理的小型城鎮污水和工業廢水。工藝采用的曝氣池均為*混合式或推流式。
本工藝處理城鎮污水和工業廢水所采用的各項設計參數的參考值如下:
BOD 負荷(Ns) 0.05~0.15kgBOD5/(kgMLSS.d)
容積負荷(Nv) 0.1~0.4kgBOD5/(m3.d)
污泥齡(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θr、ts) 20~30d;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 3000~6000mg/L;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MLVSS) 2400~4800mg/L;
污泥回流比(R) 75%~100百分之;
曝氣時間(t) 18~48h;
BOD5去除率 75%~95%。
從理論上來說,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是不產生污泥的,但在實際上仍產生少量的剩余污泥,其成分主要是一些無機懸浮物和微生物內源代謝的殘留物。
六、高負荷活性污泥法
高負荷活性污泥法又稱短時曝氣法或不*活性污泥法。工藝的主要特點是負荷率高,曝氣時間短,對廢水的處理效果低。在系統和曝氣池構造方面,本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
本工藝處理城市污水和各種工業廢水各項設計參數的參考數值如下:
BOD 負荷(Ns) 1.5~5.0kgBOD5/(kgMLSS.d)
容積負荷(Nv) 1.2~2.4kgBOD5/(m3.d)
污泥齡(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θr、ts) 0.25~2.5d;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 200~500mg/L;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MLVSS) 160~400mg/L;
污泥回流比(R) 5%~15%;
曝氣時間(t) 1.5~3.0h;
BOD5去除率 60%~75%。
七、淺層曝氣、深水曝氣、深井曝氣活性污泥法
1.淺層曝氣活性污泥法
淺層低壓曝氣又名因卡曝氣(INKA aeration),是瑞典ka公司所開發的,其原理基于氣泡在剛剛形成的瞬息間,其吸氧率zui高。如圖2-5-22所示。曝氣設備裝在距液面800~900mm處,可采用低壓風機。單位輸入能量的相對吸氧量可達zui大,它可充分發揮曝氣設備的能力。風機的風壓約1000mm左右即可滿足要求。池中間設置縱向隔板,以利液流循環,充氧能力可達1.80~2.60kg/(kW.h)。工藝缺點是曝氣柵管孔眼易堵塞。
處理量500噸的氣浮機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