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抗生素催生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之所以“超級”,是因為它的抗藥性*。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傳染病》刊登研究報告稱,英國醫院發現一類新的耐藥細菌,這種細菌抗藥性*,已感染英國、美國、瑞典、荷蘭、澳大利亞個別居民,報告將這類細菌攜帶的抗藥基因命名為“新德里金屬蛋白酶-1”(NDM-1)。
不過,孫忠實指出,超級細菌并非新事物,自從抗生素面世那天,抗生素與細菌之間的戰爭就未停止過,弱的細菌被抗生素消滅,而強的細菌則逐漸進化成越來越強悍的“超級細菌”。孫忠實認為,正是由于人們對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濫用,才會導致細菌越來越難對付,并終于成為讓人們恐懼的“超級病菌”。據孫忠實介紹,有一些花費億萬美元開發費用研制出來的新抗生素,僅僅兩三年時間就開始出現嚴重的耐藥,導致出現抗生素的研究遠遠跟不上細菌耐藥的情況。
使用抗生素需按時按量
目前,對“超級細菌”起作用的抗生素有兩種,一種是多黏菌素,另一種是*。因*由美國惠氏公司生產,因此美國惠氏公司也被指是“超級細菌”的幕后操縱者。不過,惠氏公司反駁說,該公司“未在研究設計、數據收集、分析和解釋以及報告撰寫過程中發揮任何作用”,“沒有影響獨立調查人員發起的研究”。
孫忠實指出,除了多洗手、注意飲食衛生這個簡單有效的預防方法外,要從根本上對付“超級細菌”,zui重要的還是避免濫用抗生素。這次出現的“超級細菌”便是如此,南亞地區的抗生素濫用情況就很普遍,病菌的抗藥性情況比較嚴重。
孫忠實提醒,對于普通患者來說,應該從自身做起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濫用。首要的一點就是盡量不使用抗生素,再貴再好的抗菌藥也存在危害,隨意用很容易導致身體菌群失調。有一些感冒本來就可以自我*,根本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而有的感冒是因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也起不到治療作用,屬于典型的濫用。
如果必須吃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不要感覺好一些了就不吃,以免身體產生耐藥性,zui后導致無藥可醫。抗生素的使用有自己的規律,一般都需要使用3-5天,很多患者使用1-2天之后覺得病情沒有緩解,就自主換藥。或者自己感覺好一點就停藥,這都很容易造成細菌耐藥。同時,不要盲目追求新產品,不要過分追求強效產品,越強的藥效可能帶來越強的耐藥。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