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河北智創興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治霾還是要先治人
紫外線消毒器廠家河北智創興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轉載:
中國一些北方城市近期持續受嚴重霧霾影響,給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關于霧霾的成因和治理方法,科學界有很多討論,但較少從人口布局著眼。作為一名研究城鎮化的經濟學者,筆者認為治霾首先在“治人”。
技術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霧霾的產生與人口和產業布局密切相關。人口與重化工業的過度集中相疊加,就會導致霧霾。具體到華北地區,由于空氣流動不暢,大面積布局重化工業幾乎必然導致霧霾。
首先要化解人口與重化工業同時過度集中的問題,用市場化手段促進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過去,一些地方政府往往采用行政手段規劃產業布局,用權力配置資源。我國此前的發展階段以重化工業為主,太多“重點項目”被配置到河北、北京等地,直接導致這些地方的人口規模及產業布局*失去均衡。要扭轉這種情況,地方政府就要通過簡政放權、負面清單等方式,使得資源要素布局更合理,避免因“重點”聚集導致霧霾。
其次是要鼓勵人口自由遷徙,減少因人口過分集中而出現的霧霾源。推動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就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是指居民所享有的醫療、養老、教育等公共產品或半公共產品。由于中國人口眾多,地區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要讓全國都享受高水準的公共服務難度較大。 在無法一步到位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情況下,我們應逐步減少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戶籍的“含金量”,提高二三線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推動全國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么做的目的不是要把一些人從特大城市趕出去,而是要逐步淡化不同城市之間公共服務的差別,避免太多人扎堆一線城市。如果人們能夠更自由地遷徙,就可能避免因資源過度集中于某個區域,而造成嚴重霧霾。
按照經驗,要*消除霧霾往往需要幾十年時間。這一方面是因為科學水平和技術能力的限制。但更為重要的是,改進霧霾背后的經濟和制度因素需要時間。霧霾治理的成功,與其說是環保的勝利,倒不如說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經濟結構改變和制度不斷演進的必然結果。治理霧霾的過程,就是不斷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也是不斷改善我國城市戰略布局的過程。
因此,我們對霧霾治理既不能太樂觀,也沒必要太悲觀。我們應當選擇更宏大的視角,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城市化推進等角度看霧霾、治霧霾。客觀來看,我們已經有了正確的方向,并且在快速地行動。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