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音孚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化模式是啥樣?
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化之路如何走
在今年的第七屆中國節能爐具博覽會上,來自國內各地的多位專家、行業人士及企業代表等四百余人共同參加了“2013節能爐具和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研討會”,開放式的對話形式形成了臺上臺下互動的熱烈場面,業內外精英紛紛暢所欲言,共商行業發展之策。*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國家*員會能源研究所、中國環保產業協會、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等部門的相關領導、專家以及企業代表先后發言,分別就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發展、節能爐具的市場化、燃料結構與霧霾天氣等主題,進行了充分討論,的政策解讀、前瞻性的趨勢判斷、建設性的建言及成功案例經驗,使得該專題活動成為集聚各方智慧、把脈產業發展的平臺。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發展新能源的政策鼓勵和引導,以及節能環保、優化能源結構的現實需求,生物質成型燃料及其生產加工設備制造行業風生水起,遍地開花。但由于生物質成型燃料是一個產業鏈較長的系統工程,目前整個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原料收集、加工銷售、設備制造等許多環節仍不夠完善,導致了產業“開花容易結果難”的尷尬局面。
生物質成型燃料雖然被各方看好,但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很多農耕區的村莊分散,甚至有很多都位于老少邊窮地區,其交通運輸、集約效益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加之后期的加工、銷售、使用等環節又遭遇一系列技術和市場考驗,使得其整體成本和性價比與煤等能源相比,不具有優勢,難以刺激市場主動大面積應用。
秦世平把目前生物質能產業的現狀概括為:原料分散、價格混亂、技術門檻低、企業魚龍混雜、標準缺失、市場準入條件隨意。
曹秀容表示,生物質成型燃料是一個產業鏈較長的系統工程,就設備制造來說,就涉及到農林剩余物收割機械的研究和制造、成型設備及系統的設計與制造、生物質燃燒設備的設計與制造等。目前,原料收割機械不配套,原料收集難度大、成本高;而現在多數行為主體是小型企業,不具備規模,抵御風險能力差,資金實力弱,“靠天吃飯”。同時,市場比較混亂,有標準不執行,或根本就沒有標準,質量層次不齊,誠信度差,財政補貼難發揮實效……多方面因素導致生物質成型燃料要想真正達到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發展階段,預計還有3-5年時間。
面對行業存在的現實窘境,一些企業不再“等、靠、要”,而是積極地行動起來,通過整合外部資源、延伸內部鏈條等方式,大膽試水,實現上下游產業鏈的對接,駛上了各自構想與期待中的產業化之路。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