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RNA(tRNA)是一種由76-90個核苷酸(nt)組成的RNA分子,它的經典功能是在蛋白質翻譯過程中負責將mRNA序列轉譯為氨基酸序列。tRNA具有三葉草形的二級結構,這種結構由氨基酸接受莖、D(二氫尿苷酸)莖環、反密碼子莖環和TψC莖環(ψ代表假尿苷酸)組成。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人和動植物中,tRNAs可被切割加工,產生多種小RNAs。當

轉運RNA(tRNA)是一種由76-90個核苷酸(nt)組成的RNA分子,它的經典功能是在蛋白質翻譯過程中負責將mRNA序列轉譯為氨基酸序列。tRNA具有三葉草形的二級結構,這種結構由氨基酸接受莖、D(二氫尿苷酸)莖環、反密碼子莖環和TψC莖環(ψ代表假尿苷酸)組成。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人和動植物中,tRNAs可被切割加工,產生多種小RNAs。當切割位于反密碼子環時,產生5′和3′ tRNA半分子(tRNA halves);當切割位于TψC環時,產生3′ tRNA衍生的小RNA(3′ tsRNA);而當切割發生在D環、D莖或5′反密碼子莖時,則產生5′ tRNA衍生的小RNA (5′ tsRNA)。
在植物中,5′ tRNA half和5′ tsRNA是豐度的兩類tRNA衍生小RNAs,但其產生機制以及生物學功能尚不明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戚益軍課題組利用新開發的小RNA測序方法,系統分析了模式植物擬南芥中5′ tRNA halves和5′ tsRNAs,并發現5′ tsR-Ala通過調節靶基因CYP71A13的表達和植保素的合成,從而調控植物抗真菌防衛反應。
相關研究論文“一個5′ tRNA-Ala衍生的小RNA調控植物抗真菌防衛反應" (A 5′ tRNA-Ala-derived small RNA regulates anti-fungal defense in plants)在線發表在《中國科學》(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
在這項研究中,戚益軍課題組首先針對tRNA衍生小RNAs的特征,開發了一種基于RtcB連接酶的小RNA文庫構建及測序方法(RtcB sRNA-seq),該方法能夠同時捕捉并定量區分末端為3′羥基和3′磷酸/環磷酸的小RNAs。利用RtcB sRNA-seq,系統鑒定分析了擬南芥幼苗中5′ tRNA halves和5′ tsRNAs,發現80個tRNAs可產生近千個5′ tRNA halves和5′ tsRNAs,其中tRNA-Ala、tRNA-Gly和tRNA-Glu衍生的5′ tRNA halves和5′ tsRNAs豐度。tRNA-Ala主要產生19-nt的 5′ tsR-Ala,tRNA-Gly主要產生18-nt的5′ tsR-Gly和35-nt 5′ tRNA-Gly half,而tRNA-Glu則主要產生15-nt的5′ tsR-Glu和35-nt 5′ tRNA-Glu half(圖1)。
該研究進一步著重探索了5′ tsRNAs的產生機制及生物學功能。通過分析RNase T2家族RNA內切酶RNS1至RNS5突變體中5′ tsRNAs的積累,發現RNS1和RNS3負責產生包括5′ tsR-Ala在內的眾多5′ tsRNAs。為了研究5′ tsRNAs的生物學功能,利用RNA測序方法分析了rns1和rns3突變體的基因表達譜,發現突變體中大量參與植物抗真菌的茉莉酸信號通路基因上調表達。灰霉菌接種實驗表明,與野生型植物相比,rns1和rns3突變體更抗灰霉菌侵染(圖2)。這些結果說明RNS1和RNS3可通過切割tRNAs產生5′ tsRNAs,負調控植物對灰霉菌的抗性。
該研究最后闡明了其中一個豐度的5′ tsRNA,19-nt 5′ tsR-Ala的功能。發現5′ tsR-Ala能夠與AGO1結合,并切割與其序列互補的靶標CYP71A13 mRNA,從而負調控CYP71A13基因的表達。CYP71A13編碼植保素(植物產生的一種抗菌分子)合成途徑中的一個關鍵酶。利用短串聯模擬靶標(STTM)技術沉默5′ tsR-Ala,發現在5′ tsR-Ala沉默的植物中, CYP71A13表達上升,植保素含量增加,對灰霉菌抗性增強。特別有意思的是,研究發現植物在受到灰霉菌侵染時,包括5′ tsR-Ala在內的眾多5′ tsRNA積累水平下降。
根據上述結果,該研究提出了植物中5′ tsR-Ala調控植物抗真菌防衛反應的工作模型(圖3)。在沒有真菌侵染的情況下,植物通過RNS1和RNS3切割tRNA-Ala生成5′ tsR-Ala,5′ tsR-Ala與AGO1結合,切割CYP71A13 mRNA,從而抑制植保素合成和植物對真菌的防衛反應;而當真菌入侵時,植物通過下調5′ tsR-Ala的產生水平,增強CYP71A13的表達和植保素的合成,從而激活植物的防衛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