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出水中剩余污染物的凈化過程,目前多數造紙企業的廢水在經過二級生化處理后,CODCr、色度等指標難以滿足GB3544—2008標準的要求,因此采用深度處理工藝實現達標排放是必然趨勢。
混凝處理是廢水處理技術中常用的處理方法,處理的對象主要是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和膠體雜質。其作用機理主要是向水中投加混凝劑與助凝劑,并在其作用下通過壓縮微粒表面雙電層、電性中和等作用使膠體等脫穩,進而依靠吸附架橋、卷掃、網捕等作用使水中污染物粒子形成大的絮團,通過沉淀或氣浮等物理方式與水分離,實現水體的凈化。這種方法投資少、過程簡單、操作方便、運行成本相對較低,是目前國內企業在選擇深度處理工藝時優先考慮的技術措施。
混凝是因水中的混凝劑的電離和水解作用,而形成膠體,并與水中其他膠體顆粒進行吸附,混聚成大的顆粒,后產生沉降。混凝處理的目的是為了除去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和膠體物質。
造紙廢水處理技術和改進方向
造紙廢水
制漿廢液:通過常規的堿回收工藝可以得到回收利用通過
中段水:通常所說的造紙廢水主要指的是中段水,它含有木素、半纖維素、糖類、殘堿、無機鹽、揮發酸、有機氯化物等,具有排放量大、、pH變化幅度大、COD高、色度高、有硫醇類惡臭氣味、可生化性差等特點,屬于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
紙機白水: 通過氣浮或多盤真空過濾等處理后可直接回用于生產
1.造紙廢水處理技術應用與研究現狀
物理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生態法、聯合法
物理法1:氣浮:渦凹氣浮作為一種新型氣浮法,省掉了溶氣罐等設備,能耗是傳統氣浮的10.0%~12.5%。用混凝-渦凹氣浮工藝處理造紙廢水,COD,BOD,SS去除率分別達92%,87.5%,93.3%。
物理法2:吸附:用活性炭吸附處理混凝后的造紙廢水,可將COD從300 mg/L降到100 mg/L。用砂濾和活性炭吸附處理造紙廢水,造紙廢水,出水水質滿足回用標準。
物理法3:砂濾: 雙層濾料的反粒度過濾工藝(待濾水從底部的粗顆粒濾料層進,從頂部細濾料層出)在山東雙興紙業廢水深度處理中得到應用。用混凝和砂濾對生化后的造紙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可以明顯降低廢水的污染程度。
1.2 物理化學法:
混凝法、化學氧化法、電化學法、微波技術、膜分離法
混凝法:新型混凝劑的開發、混凝劑的改性與復配、好的混凝效果控制
新型混凝劑的開發:
1、微生物絮凝劑(MBF)作為一種能夠自然降解的新型絮凝劑,目前已應用于造紙廢水處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粉煤灰、硅藻土等礦物質制成的混凝劑也開始應用于水處理領域。據報道,于衍真等制備的粉煤灰混凝劑,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混凝劑。
好的混凝效果控制方面:
采用聚硅酸鋁混凝劑處COD為860~920 mg/L的造紙廢水,在pH 7.80、100 mL廢水中加入質量分數1%的聚硅酸鋁水溶液0.2 mL、攪拌速率45 r/min、攪拌時間15S、沉降時間15 min好的條件下,COD去除率達88%。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