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只邊界牧羊犬雖然不能說話,不過牠對人類語言的理解程度,甚至有如跚跚學步小孩。這意味著即使和人類關系疏遠的哺乳動物,都有語言學習能力的雛形。
字匯學習始于了解一個字和它背后所隱含的意義之關系。兒童的字匯學習有實物展示和消去法。例如在一個盤子中裝了他熟悉的香蕉和蘋果,再加上他不熟悉的水果來對應到一個新字,以建立一個新詞與一件陌生物體的關系,然后把這關系儲存在記憶中,這種能力在科學上稱為「快速對應」(fast mapping)。這種學習能力以往認為只有人類小孩會有,可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的Julia Fisher等人發現一只稱為Rico的邊界牧羊犬也有這樣的「快速對應」能力。
Rico在九○年代就在德國的電視上引起一陣騷動,這只十歲大的狗可以記得200個玩具的名字,并按照順序把它們銜回。Fisher等人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在條件控制的環境下測試Rico的語言能力,要牠在一堆所熟悉的玩具中銜出一個牠從未聽過或看過的東西,以驗證牠的「快速對應」能力。結果Rico有七成的機會是對的,而且在未再受訓的情況下,一個月后還記得約一半的東西。Rico背下字匯的能力可和大猿、海豚、海象和鸚鵡相提共論。Fisher表示,Rico的表現顯示,人類語言能力的起始,也可見于其它動物,而且也符合聽比說更早演化出的理論。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Paul Bloom表示,這個研究非常重要,因為它顯示狗也可以是研究比較認知心理學的好材料。不過他懷疑狗的能力可以相較于兒童,因為小孩學習一個字時,他學會的是把它關連到一個類別的東西,zui終它可以形成一個句子來表達該字。Rico是否也是如此呢?還是只是學習一個字的指令,仍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