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腦蛋白也存在“性別”差異
雄性幼鼠比雌性同類擁有更多的可促進語言發育的特定腦蛋白。同時,研究人員還通過對一群小孩子進行測試,發現人類腦蛋白也存在性別差異。這一發現可能揭示動物之間通信和人類語言交流方面的性別差異。
孩童在初學語言和語言發展階段表現出了明顯的性別差異——平均而言,女孩往往說話比較早,而且比同齡男孩的語言表達內容更復雜??茖W家們一直在探討這些差異的起因和意義。以往的研究表明,在人類、鳥類和其它哺乳動物當中,Foxp2蛋白在語言交流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這項新實驗中,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邁克爾·鮑爾斯、瑪格麗特·麥卡錫以及他們的同事對大腦發育過程中Foxp2蛋白表達的性別差異是否會造成男女交流上的差異進行了研究。
他們分析了出生僅4天的雄性和雌性幼鼠大腦中Foxp2蛋白的基本情況,并將它們與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分開時發出的超聲波悲鳴聲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與雌性相比,雄性幼鼠大腦與認知、情感和發聲相關的區域中Foxp2蛋白的含量更多,而且在5分鐘左右的分離期中,它們制造的噪音是雌性的兩倍,由此被母親zui先發現并帶回巢。
但是,當研究人員減少雄性幼鼠大腦中Foxp2蛋白,并給雌性幼鼠注射更多Foxp2蛋白時,情況出現了顛倒——雌性幼鼠發出的叫聲更像雄性,而雄性的叫聲更像雌性。這種變化導致母親的行為也發生了轉變,它會優先帶雌性幼鼠回巢。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一群孩子進行了Foxp2蛋白的初步研究。他們發現,與幼鼠中雄性的Foxp2蛋白較多不同,在控制語言的腦區皮質里,女孩比同齡男孩擁有更多的Foxp2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