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山東派力迪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閱讀:222發布時間:2012-11-15
十八大報告專門辟出一個章節,論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未來勾畫出一個天藍、地綠、水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中國”。這是十八大報告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要求中的一大亮點。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不斷消耗資源和制造二氧化碳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從范圍看,節能、循環、低碳正成為新的發展方式,“綠色工業革命”已然拉開帷幕。快速發展中的中國,也必須通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轉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對生態文明的追求,既意味著舊模式的終結,也預示了新市場的開啟。中國經濟將由此獲得廣闊發展空間,進而為投資提供更多機會。
在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都與綠色發展密切相關。到2020年,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有望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5%,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
這是一場深刻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蘊含著極大的投資空間和投資機會。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估算,“十二五”期間,中國綠色投資將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這可能是*規模zui大的綠色投資。
具體而言,綠色投資的領域主要包括生態建設,比如對林業、水利、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等方面的投入;環境保護,比如對水、大氣、固體廢物污染的防治;節能減排,比如發展綠色建筑、綠色材料、新能源汽車等。
根據已經公布的有關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投資約1.5萬億元,優先實施8項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開展一批環境基礎調查與試點示范;投資近2.4萬億元,用于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專家們預期,從現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政府還會出臺更具體的生態文明建設行動方案,相應投資額將繼續大幅增長。
除了政府主導的公共投資,社會資本也會將更多的目光轉向和綠色發展有關的產業。根據投資咨詢機構的研究分析,自2008年以來,風險投資和股權直接投資投向清潔技術的案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位列清潔技術領域投資額*位。2001年至2011年,共有37家環保企業46次獲得股權融資,其中水處理、固廢處理、環保技術咨詢及推廣,尤其受到投資方的青睞。此外,自2010年以來,先后有6只環保領域產業投資基金成立,資金規模達到158億元。
雖然,綠色投資周期長、資金量大,但在“綠色工業革命”競爭中,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在加大投入,進行科技研發和推進產業化。可以預見,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的重要地位,未來必將催化出更多的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
轉自(經濟參考報)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