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與處理流程
醫院污水處理流程選擇是醫院污水處理設計的關鍵,流程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處理效果、工程投資、運行費用以及管理安全等問題。確定工藝流程要依據醫院的性質、處理要求、排污去向以及技術條件等因素。
醫院污水處理流程的選擇需要根據醫院的規模、性質來選定。
根據醫院分類,分為傳染病醫院和綜合醫院。
醫院污水處理后排放去向分為排入自然水體和通過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兩類。
醫院污水處理所用工藝必須確保處理出水達標,主要采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
醫院廢水處理流程工藝選擇原則
傳染病醫院必須采用二級處理,并需進行預消毒處理。
處理出水排入自然水體的縣及縣以上醫院必須采用二級處理。
處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設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推薦采用二級處理,對采用一級處理工藝的必須加強處理效果。
對于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醫院,條件不具備時可采用簡易生化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后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醫院污水處理流程
不同處理工藝的應用情況考慮到以上原則,本方案設計的醫院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進行比較,隨著污水處理技術不斷地發展,近年開發的在國內外普遍應用的工藝有:
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工藝
對于處理出水最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應加強其處理效果,提高細菌的去除率,減少消毒劑用量。
加強一級處理效果宜通過兩種途徑實現: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以加強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級強化處理技術。
工藝流程:對于綜合醫院(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理可采用“預處理→一級強化處理→消毒"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醫院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調節池、混凝沉淀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工藝特點: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可以提高處理效果,可將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去除,提高后續深化消毒的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其中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可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減少投資費用。
適用范圍: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適用于處理出水最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
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培菌、調試與運行
一、污水處理主要工藝原理:
(一)*生化池
污水中有機成份比較高,BOD5/CODcr=0.4,可生化性較差,因此采用A/O生物處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有機物含量是zui經ji的。同時掃排污水中氨氮及有機氮含量較高,特別是有機氮,在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有機氮會以氨氮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排水時氨氮指標會升高。由于氨氮也是一個污染控制指標,因此我們采用A/O工藝對氨氮轉化式分解進行處理。在*生物池,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比較高,微生物處理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解成氨氮,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物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生物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的進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較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終消除氨的富營養化污染。*生物池內的溶解氧控制在0.3~0.5mg/l左右。為了便于調試時生物掛膜以及運行時脫膜、排除沉泥,我們特在*生物池內設置曝氣裝置,以利于運行管理。
(二)O級生化池
經過*生化池的生化作用,有機物濃度大幅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高的氨氮存在,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情況下,消化作用能順利進行,我們特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即O級生物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機負荷高,占地面積小,對沖擊負荷適應能力強,不易產生污泥膨脹,污泥生物量省,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不散發臭氣,操作管理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是處理有機廢水的一種有效方法。O級生物池在硝化過程中起作用的是自氧型細菌(硝化菌),他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氨氧轉化成NO2-N、NO3-N。O級生物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生物池,為*生物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反硝化作用完成最終的消除氮源污染。在O級生物池溶解氧控制在3mg/1以上,PH值控制在7.5-8.0。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起主要作用的是填料,填料的好壞決定了微生物能否被附著上以及是否能生長繁殖好,為對污水中的CODcr、BOD5、NH3—N去除率影響很大。在*及O級生物池內設置YDH型立體填料,其具有使用壽命長(不低于蜂窩填料),比表面積大(比蜂窩填料大),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剛性,回彈性能良好,所采用材質比水輕,能在水中均勻舒展,對氣泡作密集性多層次的切割,大大提高了溶解氧的傳遞補速率,減少風量,節約能耗。由于絲長材質經特殊配方,結構*,其在水中對微氣泡有吸附作用,填料載著生物膜在整個生物池中,始終保持立體空間的最佳密度和均勻布置,使水、氣、生物膜充分接觸,提高了有機物去除率。
二、電器控制原理
1.本設備設置控制屏集中控制,風機、水泵以自控為主,人工操作為輔。
2.潛水泵設置二臺,一用一備,交替運行,中液位自動啟動,低液位自鎖,高液位兩臺同時啟動,兩臺水泵可聯動、分動。
3.鼓風機設置二臺,一用一備,交替運行,每十二小時自動切換另一臺。
4.調節池無污水(即低位時),為保證生物膜的正常生長,不致生物膜死亡脫落,風機定時啟動,每二小時啟動二十分鐘。
5.沉淀池排泥為時序控制,每十小時排泥一次,每次3分鐘。
6.各類電器設備均設電路短路,過載保護裝置以確保電器設備安全運行。
三、污水處理設備的調試與運行:
(一)調試
設備的調試分細菌(微生物)的培養、馴化、滿負荷運行三個過程,污水
泵按額定流量把污水抽入設備內,啟動鼓風機進行曝氣,同時可以根據BOD5:N:P=100:5:1的比例適當投加營養鹽,如尿數、葡萄糖等以加快微生物的生長。
每天觀察A/O池內的填料掛膜狀態,如填料上生長出橙黑或橙黃色的一層膜即已培養好生物膜,一般需7~15天。接著進一步馴化,一般需一周時間。
(二)滿負荷運行
設備調式完畢,使可進入滿負荷運行。操作十分方便、簡單,只要打開自動按鈕,系統便可正常運行。操作人員只需定時觀察水泵、風機的運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四、污水處理設備的維護保養:
(一)定期檢測出水水質指標,及A/O池溶解氧指標,以保證在一定范圍內。
(二)定期觀察生物池微生物生長情況,出現異常及時排除。
(三)潛水泵:第運行8000~10000小時保養一次(按說明收要求進行)。
(四)鼓風機:每半年加一次機油,每運行10000小時保養一次(按說明書要求進行)。
(五)主機設備:每二年對生物載體填料、曝氣器進行保養一次。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