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沃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煤化工污水的處理方法
煤化工廢水治理工藝路線基本遵行“物化預處理+A/O生化處理+物化深度處理”,以下做簡單介紹。
1、物化預處理
預處理常用的方法:隔油、氣浮等。
因過多的油類會影響后續生化處理的效果,氣浮法煤化工廢水預處理的作用是除去其中的油類并回收再利用,此外還起到預曝氣的作用。
2、生化處理
對于預處理后的煤化工廢水,國內外一般采用缺氧、好氧生物法處理(A/O工藝),但由于煤化工廢水中的多環和雜環類化合物,好氧生物法處理后出水中的COD指標難以穩定達標。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處理方法,如PACT法、載體流動床生物膜法(CBR)、厭氧生物法,厭氧-好氧生物法等:
1)、改進的好氧生物法!
(1)PACT法
PACT法是在活性污泥曝氣池中投加活性炭粉末,利用活性炭粉末對有機物和溶解氧的吸附作用,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食物,從而加速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能力。活性炭用濕空氣氧化法再生。
(2)載體流動床生物膜法(CBR)
CBR實際上是一種基于特殊結構填料的生物流化床技術,該技術在同一個生物處理單元中將生物膜法與活性污泥法有機結合,通過在活性污泥池中投加特殊載體填料使微生物附著生長于懸浮填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微生物膜層。附著生長的微生物可以達到很高的生物量,因此反應池內生物濃度是懸浮生長活性污泥工藝的2-4倍,可達8-12g/L,降解效率也因此成倍提高。
*設計的填料在鼓風曝氣的擾動下在反應池中隨水流浮動,帶動附著生長的生物菌群與水體中的污染物和氧氣充分接觸,污染物通過吸附和擴散作用進入生物膜內,被微生物降解,整體系統的降解效率高。
由于微生物為附著生長方式(不同于活性污泥的懸浮生長),流動床載體表面的微生物具有很長的污泥齡(20-40天),非常有利于生長緩慢的硝化菌等自養型微生物的繁殖,填料表面有大量的硝化菌繁殖,因此系統具有很強的硝化去除氨氮能力。
同時附著生長方式利于其它特殊菌群的自然選擇,而這些特殊菌群可有效的降解煤氣化廢水中的特征污染物,特別是一些難降解的污染物,從而獲得更低的出水COD濃度。
CBR技術可應用于高濃度煤化工廢水的處理,也可應用于后續的深度處理回用單元。
2)、厭氧生物法
一種被稱為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的技術用于處理煤化工廢水。該法所用的反應器是由荷蘭的G.Lettinga等于1977年開發成功的,廢水自下而上通過底部帶有污泥層的反應器,大部分的有機物在此被微生物轉化為CH4和CO2在反應器的上部。設有三相分離器,完成氣、液、固三相的分離。
另外,活性炭厭氧膨脹床技術也被用于處理煤化工廢水,該技術可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酚類和雜環類化合物。*
3)、厭氧-好氧聯合生物法
單獨采用好氧或厭氧技術處理煤化工廢水并不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厭氧和好氧的聯合生物處理法逐漸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煤化工廢水經過厭氧酸化處理后,廢水中有機物的生物降解性能顯著提高,使后續的好氧生物處理CODcr的去除率達90%以上。其中較難降解的有機物萘、喹啉和吡啶的去除率分別為67%,55%和70%,而一般的好氧處理這些有機物的去除率不到20%。
采用厭氧固定膜-好氧生物法處理煤化工廢水,也得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