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D,SP-D)是一種在人體中發揮著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質。SP-D主要在肺泡Ⅱ型上皮細胞或無纖毛細支氣管上皮細胞內合成和分泌,也參與肺上皮和非肺上皮細胞的表達。SP-D是一種膠原鈣依賴性凝集素(或集合素),具有N-term和C-term結構,可與多種微生物表達的表面糖綴合物以及與各種復雜有機抗原表面相關的寡糖結合,SP-D的分子量通常在40~45kDa之間,其純度一般大于95%。SP-D具有多聚體形式,并能與特定的表面活性劑相關脂質結合。
生理功能:
免疫調節:
SP-D能夠識別并結合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MPs),從而清除病毒、細菌、真菌等大部分病原體,在肺部先天免疫防御中發揮重要作用。SP-D還能與多種免疫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介導免疫調節,改變細胞因子表達水平和自由基水平。例如,SP-D蛋白結構域通過結合巨噬細胞上信號抑制調節蛋白α(SIRPα)促進抗炎作用;可作用于嗜酸性粒細胞Fc受體γII分子,對由嗜酸性粒細胞IgG引發的粒細胞陽離子蛋白脫顆粒起抑制作用;亦可結合NK細胞的NKp46受體,調節DC的淋巴結歸巢。
炎癥調節:
SP-D可通過介導相關炎癥信號通路以調節炎癥反應,抑制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減輕炎癥反應。在繼發性肺部感染中,SP-D能抑制病毒復制,誘導病原體聚集,提高病原體清除率。SP-D還能調節促炎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6和IL-1β等,在模擬支氣管肺發育異常(BPD)高氧暴露的新生小鼠模型中展現出對器官的保護作用。
維持肺泡穩態:
SP-D作為凝集素、調理素,可降低肺泡氣液界面的表面張力,提高肺的順應性,維持肺泡形態,防止肺泡在呼氣結束時塌陷。在滲出性肺水腫時,肺泡液中增高的SP-D除了發揮其固有免疫的作用外,還參與細胞外肺表面活性劑的重組和更新,在肺組織結構恢復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