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的結構型式多種多樣,分類方式也較多,表3 -1中列出了離心泵的基本結構型式,圖3-2給出了相應各種離心泵結構示意圖。
表3-1離心泵的結構型式
結構特征 | 形式編碼 | 說明 | ||
懸
臂 式 | 撓性聯軸器傳動 | 臥式 | 底腳安裝方式 | qh1 |
中心線安裝方式 | qh2 | 泵安裝在底座上且由撓性聯軸器連接到驅動機上 | ||
有軸承架的立式管道泵 | oh3 | 與泵成一體的軸承箱 | ||
剛性聯軸器傳動 | 立式管道泵 | oh4 | 剛性聯軸器傳動 | |
共軸式傳動 | 立式管道泵 | oh5 | 葉輪直接安裝在驅動機軸上 | |
與高速齒輪箱成一整體 | oh6 | 葉輪直接安裝在驅動機軸上 | ||
兩
端 支 承 式 | 單級和雙級 | 軸向剖分式 | bb1 | |
徑向剖分式 | bb2 | |||
多級 | 軸向剖分式 | bb3 | ||
徑向剖分式 | 單殼式 | bb4 | ||
雙殼式 | bb5 | 筒型泵 | ||
立式懸吊式 | 單殼式 | 通過揚水管排出 | 導流殼式 | vs1 |
蝸殼式 | vs2 | |||
軸流式 | vs3 | |||
獨立排液管 | 長軸式 | vs4 | ||
懸臂式 | vs5 | |||
雙殼式 | 導流殼式 | vs6 | 內層為導流殼 | |
蝸殼式 | vs7 | 內層為蝸殼 |
單級離心泵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組成(見圖3 3):
(1)泵殼
泵殼有軸向剖分式和徑向剖分式兩種。大多數單級離心泵的殼體都是蝸殼式的,多級泵徑向剖分殼體一般為環形殼體或圓形殼體。一般蝸殼式泵殼內腔呈螺旋型流道,用以收集從葉輪中流出的液體,并引向擴散管至泵出口。泵殼承受全部的工作壓力和液體的熱負荷。
(2)葉輪
葉輪是*的做功部件,泵通過葉輪對液體做功。葉輪的結構型式有閉式、開式、半開式三種。閉式葉輪由葉片、前蓋板、后蓋板組成。半開式葉輪由葉片和后蓋板組成。開式葉輪只有葉片,無前后蓋板。閉式葉輪效率較高,開式葉輪效率較低。
單級離心泵結構示意圖
(3)密封環
密封環的作用是防止泵的內泄漏和外泄漏.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密封環,鑲于葉輪前后蓋極和泵殼上,磨損后可以更換。
(4)軸和軸承
泵軸一端固定葉輪,~端裝聯軸器。根據泵的大小,軸承可選用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
(5)軸封
軸封一般有機械密封和填料密封兩種。一般泵均設計成既能裝填料密封,又能裝機
械密封。
雙吸離心泵的結構有什么特點
雙吸泵的葉輪可以視為由兩個單吸葉輪背靠背地組成,就像兩個葉輪對稱布置,因此可以認為工作時不會產生軸向力。但由于制造和裝配上的原因,總有尺寸偏差,不可能做到對稱,加之液流也不可能對稱.因而必然還有殘余軸向力,因此一般雙吸泵上均裝有徑向滾動軸承,以承受剩余軸向力。
應著重指出的是,臥式單級雙吸泵(圖3 4)多采用中開式結構,其泵體和泵蓋結合面一般是通過軸心線的水平面,通常稱之為中開面。由于采用這種結構,可以揭開泵蓋即可檢修泵內各零件,且無需拆卸迸、出管路和移動電機或其他原動機,檢修極為方便。
與單吸泵想比,雙吸離心泵有較大的流量,較好的吸上性能;與混流泵相比,有較高的揚程。
雙吸離心泵結構示意圖
多級離心泵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葉輪的泵。通常的結構有蝸殼式多級泵和分段式多級泵。
蝸殼式多級泵的結構特點(圖3 5)一般采用中開式結構以便于檢修,且有利于葉輪對稱布置,減,作用在轉子上的軸向力。但這種結構的工藝性較差:級數越多,泵體和系蓋的形狀越復;.泵的外形尺寸越大,特別是級與級之間需要配置一些級間流道,使泵的外形比較復雜。
而且當級數較多、揚程較高時,中開面的密封難度較大。基于這些因素,這種結構應用的廣泛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分段式多級泵的結構特點(圖3 6)結構緊湊,有利于提高標準化、通用化程度。由于這種結構的乏的揚程取決于泵的級數,所以這種多級泵的揚程范圍較寬.
多級離心泵結構示意圖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