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權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污水指標監測與分析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氧的毫克/升來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水中還原性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水被有機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學需氧量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指標之一。
水樣的化學需氧量,可受加入氧化劑的種類及濃度,反應溶液的酸度、反應溫度和時間,以及催化劑的有無而獲得不同的結果。因此,化學需氧量亦是一個條件性指標,必須嚴格按操作步驟進行。對于工業廢水,我國規定用重鉻酸鉀法,其測得的值稱為化學需氧量。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DO)。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決于水體與大氣中氧的平衡。溶解氧的飽和含量和空氣中氧的分壓、大氣壓力、水溫有密切關系。清潔地面水溶解氧一般接近飽和。由于藻類的生長,溶解氧可能過飽和。水體受有機、無機還原性物質污染,使溶解氧降低。當大氣中的氧來不及補充時,水中溶解氧逐漸降低,以至趨近于零,此時厭氧菌繁殖,水質惡化。廢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取決于廢水排出前的工藝過程,一般含量較低,差異很大。測定水中溶解氧常采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和膜電極法,清潔水可直接采用碘量法測定。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各類有機物。當其污染水域后,這些有機物在水體中分解時要消耗大量溶解氧,從而破壞水體中氧的平衡,使水質惡化。水體因缺氧造成魚類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死亡。
水體中所含的有機物成分復雜,難以一一測定其成分。人們常常利用水中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所消耗的氧,來間接表示水體中有機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即屬于這類的一個重要指標。生化需氧量的經典測定方法,是稀釋接種法。測定生化需氧量的水樣,采集時應充滿并密封于瓶中。在0-4℃下進行保存。一般應在6小時內進行分析。若需要遠距離轉運。在任何情況下,貯存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
氨氮(NH3-N)以游離氨(NH3)或胺鹽(NH4+)形式存在于水中。水中氨的來源主要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產物,某些工業廢水,如焦化廢水和合成氨化肥廠廢水等,以及農田排水。此外,在無氧環境中,水中存在的亞硝酸鹽亦可受微生物作用,還原為氨。在有氧環境中,水中氨亦可轉變為亞硝酸鹽,或繼續轉變為硝酸鹽。在廢水中氨氮含量較高的前提下,推薦氨氮的監測方法為蒸餾—酸滴定法。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