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工業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水解法利用非嚴格厭氧的兼性微生物對有機物進行初級分解,兼性水解菌的胞外酶將廢水中不溶性的固體物質轉化為溶解性物質,使大分子物質降解為小分子物質,將難生物降解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物質,從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對于好氧菌無法處理、產甲烷菌容易受抑制的難降解高分子有機物(如芳香族化合物和鹵代烴等),水解菌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沒有產甲烷階段的限速影響,廢水經水解生物處理所需的反應時間一般為4~18h,COD去除率一般在10%~30%.經水解法處理后的廢水COD還比較高,需要后續好氧生物處理才能使有機物*氧化。
焦化工業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好氧法用氧分子作為氫的接受體,有機物的分解比較*,釋放的能量多,故有機物轉化速率快,廢水能在較短的停留時間內獲得高的COD去除率.好氧法的不足之處在于,受供氧的限制一般只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曝氣能耗較高,高濃度時因剪切力作用過強而難以形成顆粒污泥;高分子難降解有機物因分子質量較大,不能透過細胞膜,不能被好氧菌所直接利用,在處理含難降解高分子有機物的廢水時,好氧法的效率不高.
針對煤化工焦化廢水,應當改變傳統的工藝思路,考慮難降解有機物特別是典型污染物存在的特點,根據若干工程經驗以及對國內外十余個工程的考察與資料分析,認為首先通過好氧工藝的選擇性降解作用削減生物可利用的有機物,使出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濃度基于COD值的比例大為提高,再輔以功能微生物與電化學過程結合的強化作用,轉化難降解有機物的分子結構向有利于生物降解的方向發展。
由此提出將生物過程分解為除碳過程與脫氮過程的兩個步驟,突破傳統的工藝思想,可以明顯縮短整個生物處理過程的水力停留時間,降低工程造價與運行費用.基于這個問題,有必要圍繞選擇好氧-水解耦合過程中關鍵菌群的結構與功能、功能微生物的培養以及基因工程菌的構建等方面的內容開展基礎理論研究,通過實驗數據分析論證這種工藝思想的化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