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影響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為基質類和環境類兩大類:
一、基質類包括營養物質,如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化合物即碳源物質、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另外,還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酚類、苯類化合物等,也包括一些重金屬離子如銅、鎘、鉛離子等。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產品型號
二、環境類影響因素主要有:
(1)溫度。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使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和低溫環境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氮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zui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水溫度的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圍,微生物的活性變差,生物反應過程就會受影響。一般的,控制反應進程的和限值的分別為35℃和10℃。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產品型號
(2)PH值。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zui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堿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3)溶解氧。對好氧微生物來說,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濃度的溶解氧至關重要。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部分好氧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后常導致污泥膨脹。一般的,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為宜,過高則增加能耗,經濟上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