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
煤礦礦井中產生的廢水通過污水管線進入調節池,在調節池內污水得到存儲,有效的調節廢水的水質水量。然后廢水再由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混凝反應池,廢水在進入混凝反應池的同時往水中投加混凝劑,在混凝反應池內使混凝劑和廢水充分混合,使懸浮物形成大顆粒,而后進入斜管沉淀池,在重力的作用下完成泥水分離,上清液進入后面的普通快濾池,進一步處理。經濾池處理的廢水進入清水池進行收集,其中部分可用于濾池的反沖洗。反沖洗廢水回流至調節池。廢水經污水管道排入調節池,經調節處理后由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內設置組合填料,提供活性污泥的生長環境,增大廢水與活性污泥的接觸面積,提高對有機物的去除率,在鼓風曝氣提供充足氧源的情況下,好氧微生物通過吸收廢水中的有機質實現自身的新陳代謝等生命活動,同時廢水中的有機質得到充分去除,而后進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內進行固液分離,出水進入清水池。清水池內的廢水用于回用和反洗礦井廢水處理工序中的濾池。
其中廢水處理過程中,斜管沉淀池產生的污泥和接觸氧化池及沉淀池產生的剩余污泥經過污泥泵排入污泥干化池,自然干化進行脫水處理,濾液回流至調節池,泥餅用于資源化處理。
礦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礦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