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濟南工地揚塵超標預警,項目上一小時內解決問題
閱讀:895 發布時間:2019-10-30工地揚塵治理如何像繡花一樣精細?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濟南越來越清晰。記者從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了解到,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運用,建設工程揚塵治理已經走上了從網上督查發現問題到通知現場整改到位一小時解決的“智慧治塵”之路,“智慧治塵”更加快捷、。
記者在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設工程揚塵治理監控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實時采集監測現場的顆粒物濃度數據及氣象數據,結合視頻監控,遠程對監測現場空氣質量及實際狀況的監測,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提高了監管人員的工作效率,大限度地降低揚塵污染。
“這個數據平臺在2017年就已上線運行,那個時候工作人員在平臺上發現異常情況,便會通過電話通知到問題工地所在區域的督查小組負責人以及網格員,督促現場進行整改。”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7月,按照《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強化措施》要求,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又對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系統平臺進行了優化升級,并組建了專門的網絡督查小組,主要負責在建工地揚塵在線監測與視頻監控設備的接入、撤銷、日常維護及電話咨詢解答;揚塵在線監測數值的匯總、分析,為每月掛牌考核提供數據支撐;網絡視頻實時督查,對發現的揚塵較嚴重項目及時進行調度處理。
“網絡督查組組建后,我們不僅每天有專人值守進行網絡遠程督查,而且要求一旦發現有工地出現了治塵不力的現象,十分鐘之內要通知到位,一小時內整改完成。”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表示,對于發現的問題,也會根據嚴重性進行分級管理,問題輕微的,通過提醒警告,提高項目揚塵防治意識;問題嚴重的,則下發網絡督查調度單,現場督導檢查小組接單后,前往工地檢查處理,并通過移動端及時反饋處理情況。“此外,網絡督查小組還會不定期統計設備離線項目清單,向各區縣政fu下達督辦函,由各區縣揚塵辦督促相關施工單位完成整改工作。”
、便捷、事事有著落,便是建設工程揚塵治理信息化與網格化深度融合的結果。據了解,智慧治塵系統升級以來,不僅減少了監督檢查成本,讓督查人員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的管理中,使得建筑施工揚塵控制效果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也大力推進了揚塵治理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步伐。
據統計,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系統平臺優化升級運行三個月來,網絡督察小組共發出151個調度單,問題均即時整改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