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春城環保>>技術文章>>金屬制造切削液等重工業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方法介紹
硫化物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處理含汞廢水常用的沉淀劑有H2S、Na2S、NaHS、CaSx、(NH4)2S、MnS、FeS等。應用硫化物(以Na2S為例)共沉法處理含汞廢水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a. 關于Na2S的適當投加量 投加的Na2S量如低于廢水中汞含量的當量,將得不到充分的處理效果。此外,由于工廠排放的廢水中汞的濃度是不穩定的,這樣,投加的Na2S藥劑量有時是過量的,有時又可能是不足。投加過量的Na2S,可能產生兩種不良后果:其一是硫化鈉本身造成的二次污染;其二是與硫化汞沉淀物生成可溶性的絡合陰離子[HgS2]2-,使汞重新溶入廢水中,降低了汞的去除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采取下列兩項措施:一是在處理系統前設水質、水量調節池,使進入反應槽的含汞廢水水量水質保持穩定;二是補充投加混凝劑FeSO4,以使處理效果保持穩定。
??b. 關于補充投加混凝劑FeSO4 向硫化物共沉法處理的含汞廢水中補充投加混凝劑(FeSO4),能夠產生兩種效果,一是去除過量的硫離子,二是當原廢水中汞含量低時,生成的硫化汞顆粒很小,呈懸浮狀難于沉淀,投加混凝劑(FeSO4)后,對硫化汞懸浮顆粒起到凝聚共沉作用,提高了沉淀效果。
??c. 關于pH的調整 為了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應使反應過程的pH保持在8~10。當pH超過10時,硫化汞沉淀物即開始不穩定,并析出難于與水分享的微細膠體顆粒,使處理水惡化。
??活性炭吸附法
??雖然沉淀法可將廢水的含汞濃度降至1~2mg/L,但是排放標準中對汞的指標規定得非常嚴格,往往僅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單一處理技術難于達到要求,為了保證處理水水質,還需考慮進一步的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在經過硫化物沉淀法處理后的廢水可再經過濾-活性炭吸附處理,使處理水中的汞含量降至0.01~0.05 mg/L,達到允許排放濃度0.05 mg/L的要求。
??采用活性炭吸附處理含汞廢水時應當考慮到的問題如下:
??一是進入活性炭吸附處理的廢水中汞的含量必須適宜,如廢水中汞含量過高,就會使活性炭再生操作頻繁,增加維護管理費用,加速活性炭吸附飽和進程。
??二是應當慎重考慮并滿足活性炭吸附處理條件的各項參數,如pH、水溫、其他鹽類、接觸時間等。這些條件如有大幅度的變化,可能會影響活性炭吸附處理的效果。活性炭吸附處理技術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活性炭吸附飽和后的再生問題,對此應認真對待。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也是對含汞廢水繼硫化物共沉法處理后,再進行濃度處理時可供選擇的一項處理技術。
??在采用離子交換法處理含汞廢水時,選定適宜的離子交換樹脂和相應的再生劑至關重要。如廢水中僅含有汞一種物質,選擇交換樹脂比較容易。如廢水中含有多種鹽類,則應根據所含有的鹽種類與形態,審慎地進行選擇。
??大孔硫基離子交換劑對含汞廢水有良好的處理效果。當汞在廢水中以Hg2+或HgCl+、CH3Hg+等陽離子形態存在時,含硫氫基(RSH)的交換樹脂,如聚硫化苯乙烯陽離子交換樹脂對其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處理后的樹脂則用濃鹽酸洗脫再生。當廢水中的汞是帶負電荷的絡合離子HgClx(x-2)-(x≥3)時,則應采用陰離子交換樹脂處理。使用201×7強堿陰離子交換樹脂,能夠將廢水中的汞去除,處理后的樹脂使用HCl溶液洗脫再生,并回收。
??(6)含砷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在廢水中,砷多以3價、5價或砷化氫(AsH3)的形態存在,由pH決定它們存在的形態。由于不同的工業門類所使用的砷的形態不同,廢水中砷所處的形態也有所不同,在考慮某種含砷工業廢水處理時,必須充分掌握在該廢水中砷所處的形態。在不同的酸、堿度條件下,砷所處的形態如下。
??在強酸條件下,砷多以As3+、As5+的形態存在。
??在弱酸條件下,砷存在的形態為H3AsO3、H3AsO4及H2AsO31-。
??在從弱酸到中性條件下,砷存在的主體形態為AsO33- AsO43-。
??在堿性條件下,砷僅以AsO33- AsO43-的形態存在。
??對含砷及其化合物廢水,目前廣泛應用的仍是化學沉淀處理法,其中是氫氧化鐵沉淀處理法和不溶性鹽類共沉處理法。
氫氧化鐵沉淀處理法
??對含砷廢水處理的大量實驗和運行實踐結果表明,氫氧化鐵沉淀處理法的效果最為顯著,而其他金屬氫氧化物的效果則較差。與其他類型金屬氫氧化物相比較,氫氧化鐵有更高的吸附性能,利用它的這一性質能夠取得較高的沉淀效果,這也是常使用氫氧化鐵處理含砷廢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鐵鹽的投加量,應根據原廢水中的砷的含量而定。原水中砷的濃度與投加的鐵鹽濃度之比稱為“砷鐵比"。處理水中砷的殘留濃度與砷鐵比值有關。氫氧化鐵處理含砷廢水過程最適宜的pH介于較大的范圍,當砷鐵比值較小時,最適pH為弱酸性,而當砷鐵比值較大時,則為堿性。
??砷鐵比和pH是決定含砷廢水處理效果的兩大因素。如欲使處理水中殘留As量處理較低的程度,必須采用較高的砷鐵比值。在考慮含砷廢水中含有其他金屬,存在著某些干擾因素的條件下,采秀5以上的砷錦華經,使pH介于9和9.5之間,處理水中砷的殘留量可滿足排放標準0.5mg/L的要求。在處理含砷廢水時,如使用鐵以外的氫氧化物,處理過程的邊界條件應另行確定。
??氫氧化鐵共沉法處理含砷廢水的效果較好,但也在存在著不足。當原廢水中砷含量高達400mg/L時,金屬鹽的投加量可能高達4000mg/L,即為砷含量的10倍以上,而且處理水中的砷含量還不能達到排放標準。
??不溶性鹽類共沉處理法
??針對氫氧化鐵沉淀處理法存在上述弊端,解決的對策如下:
??一是考慮到鹽的溶解度一般都高于鹽,因此,在進行氫氧化鐵沉淀處理前,先將溶解度高的鹽氧化成鹽,并以此作為氫氧化鐵沉淀處理法的前處理。
??二是砷能夠與多數金屬離子形成難溶化合物,除鐵鹽外,作為沉淀劑的還有鈣鹽、鋁鹽、鎂鹽-鋁鹽、氫氧化鈣-氯化鐵等,其中處理好的是氫氧化鈣-氯化鐵處理方案,在pH為10~12的條件下,除砷效果可達99%。
??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是最近幾年開始出現的對含砷廢水進行處理的探索技術,并已取得了某些進展使用的生物處理技術是活性污泥法。
??曾對As(Ⅴ)原始含量20mg/L及100mg/L的兩種廢水進行活性污泥法處理試驗,結果表明,在廢水與活性污泥接觸反應0.5h以后,對As(Ⅴ)的去除就產生了效果,低濃度廢水的砷去除率達50%,高濃度廢水的去除率則為40%。說明活性污泥處理技術對As(Ⅴ)具有去除效果,而對低濃度的去除效率高于較高濃度。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兩種廢水的砷去除率都有所提高,但比較緩慢,經12h后,低濃度廢水的砷去除率達55.8%,而高濃度廢水的去除率僅為46.3%。當系統中有機物濃度高,微生物以高速增殖,從而使活性污泥濃度增高,廢水中的砷得到較大幅度的下降。根據砷去除的這種工況,可以認定,活性污泥對砷的去除機制主要是吸附,但對于廢棄的生物污泥含有砷,則應注意污泥的后續處理,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7)含鉛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環境中的鉛化合物主要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20%~40%),而通過消化系統進入人體的鉛為3%~10%。由呼吸系統進入的鉛直接進入血液,而從消化系統進入的鉛則必須通過肝臟才能進入血液循環。因此,由呼吸系統進入的鉛對人體的危害性更強。
??當人血液中鉛的含量超過正常時,會出現各種中毒癥狀。鉛中毒對人體全身各系統和器官都會造成危害。這是因為鉛離子能夠與人體內的多種酶絡合,從而擾亂了機體多方面的生化與生理活動,并發生一系列器質性的不可逆的病變。
??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鉛化合并溶解度放含鉛及其化合物的工業門類很多,其中主要有鉛實蓄電池制造廠、有色金屬冶煉廠、無機化工廠、金屬制品加工廠以及玻璃與玻璃制品廠等。
??廢水中的鉛化合物一般以硫酸鉛(PbSO4)、二氧化鉛(PbO2)的形態存在。采用的處理技術,必須適應去除對象廢水中鉛所處的形態。例如,對鉛處于離子形態的含鉛廢水,普遍采用而且有效的處理技術仍然是化學沉淀法中的氫氧化物沉淀法和離子交換法。但是,首先需要核查廢水中是否存在其他類型的重金屬與鉛共存,如確認存在,則在確定廢水處理工藝流程時,應考慮相應的技術措施。如共存在的其他金屬濃度很低,有可能對含鉛廢水的處理產生某些促進作用,可不用去除;如濃度較高,就有可能產生不利于處理過程的影響,對此,則應考慮提前加以去除。
氫氧化物沉淀法是含金屬廢水普遍采用的處理工藝,效果良好。這一處理技術也有效地用于含鉛廢水處理。
??在實際的含鉛廢水中,由于其他類型金屬氫氧化物的共沉作用,水溶性鉛濃度要低得多。物別是存在鉛離子的場合,多與水中存在的陰離子反應形成難溶性的鉛鹽。正是這個原因,在含鉛廢水處理的實踐中,單純以鉛為去除對象而考慮的場合較為少見
??(8)含氟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電子工業廢水以含氟廢水最為典型。氟及其化合物是對人類毒害作用較大的物質,能夠抑制酶的催化功能,還能抑制凝血機制。廢水中氟的多以氟化物以及氟化氫的形態存在。傳統的化學沉淀法仍然是含氟廢水處理的主流技術。
氟化鈣的溶解度很低,其溶度積為4.9×10-11,易于形成CaF2沉淀物與廢水分離。含氟廢水處理進可以用CaCl2或Ca(OH)2作為Ca2+源。投加Ca(OH)2時,pH的影響明顯,將廢水pH調整到8左右,能夠將廢水中的氟降至10mg/L以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