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污水處理設備的生物接觸氧化池,污水經缺氧池處理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從而進入接觸氧化階段,即進入氧處理。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由于本工程設計過程中考慮接觸氧化時間較長為宜,即6小時,內部設比表面積彈性填料,填充率為70%,比表面積近600m2/m3,在設計面積負荷時也應充分考慮冬天氣溫較的情況下也能較的處理效率。因此設計負荷應擇比較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在8年。氣水比也同時考慮較的值:15∶1,曝氣形式:微氣孔曝氣,曝氣頭考慮采用目水處理較的膠膜曝氣頭。該裝置在過程中遠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具有曝氣氣孔小,氧的利用率等優點,與傳統曝氣形式相比,具有*的優點。
接觸氧化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工藝。經過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沒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經填料,生滿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經過與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觸,使水中有機物得到吸附和降解,從而使污水得到進化。
診所污水處理設備的注意事,設備試開始時應有供貨廠家人員在場。污水站操作人員應經培訓后上崗。調試開始后,應對整個系統進行定期巡回檢查,及時排除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尤其是反應池,要做到以下幾點,一定要此階段SBR反應器條件的,避免進水濃度、懸浮物、酸堿度的較波動,而給SBR反應器造成較的沖擊負荷,導致污泥惡化。過程中,每周期一定要至少測量一次DO、pH、SV水質指標。改變污染物濃度、后一定要監測反應器中及要進入反應器的水質的套指標,重點CODcr、SS、pH,反應器中污泥負荷的性。每次改變污水加入量的初期一定要注意觀察污泥性狀,及記錄其適應時間,為下次污水加入量的改變提供參考依據。當污泥SV%=30時,要少量排泥。加藥設備應隨污水同時進入相應工序,杜不加藥或加藥量不足的情況發生。藥品原料嚴格按照要求堆放,用后放回原處,不能混合堆放,以免發生以外。加藥間應通風良。參加調試人員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