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200噸的氣浮機生產價格
浮機廠家解答氣浮除油技術,隨著石油工業的開發和利用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對于我們的環境也是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主要因為在開采石油的過程中,往往會排放出大量的含油污水,我們是采用什么樣的除油技術進行解決的呢,下面氣浮機廠家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氣浮除油技術。
事實上,其之所以能夠去除油污,主要是在含油污水中,通過通入一定量的空氣,從而在水中產生一些些微氣泡。在有些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浮選劑或者是混凝劑。
這樣一來,在這些氣泡運動的過程中,就可以將污水中所夾雜的一些粒徑大小處于0. 25到25μm范圍內的浮化油、分散油以及水中懸浮顆粒等吸附在氣泡上面,然后和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并加以回收的技術,即氣浮技術。
總的來說,到目前為止,在處理這一類含油污水的過程中,氣浮技術算得上是一種較為*且高效的處理技術了。該技術中運用的是*的射流式溶氣系統。其主要是通過射流方式在水中產生很多的的微氣泡。通常情況下,這些氣泡的直徑大小基本上是處于20至30μm范圍內。
綜上所述,我們主要是先把這些含油污水經過加壓處理之后,然后以較高的速度進入射水器噴嘴,然后在漸縮器的進一步處理加速之后,吸入室內形成負壓,從而吸入空氣。然后空氣和水在混合段進行充分混合,然后在擴散段減速后進入溶氣罐,從而達到除油的目的。
二、運行問題解答
問題1:污泥齡在水處理設計中選擇考慮因素有那些呢?污泥齡起到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回答:活性污泥控制指標中的很多參數是相互關聯的,比如說污泥齡和負荷也有關的。F/M值中,M值升高通常如下原因:
(1)進水濃度升高導致M值升高。
(2)排泥不足,導致M值升高。
當因為排泥不足,導致M值升高時,系統就會不穩定,常見的就是污泥老化,所以,污泥齡的控制其到了污泥活性的控制作用,同時,積累在系統內的惰性物質也要依靠排泥去除。不同的工藝,污泥齡值有所區別,日常運行,需要嚴格根據污泥齡的要求,確定排泥量,保證系統污泥的活性。
問題2:污泥濃度降低會不會導致的活性污泥顏色變得灰白?
回答:污泥濃度降低可以出現污泥顏色變得灰白,這個通過MLSS值可以驗證的。另外,如果MLSS,沒有下降明顯,但SV30上升的話,也會出現污泥顏色變得灰白,這個通常是活性污泥發生絲狀菌膨脹會出現的現象。
問題3:哪些原因可能造成二沉池池面浮粘性泡沫呢?
回答:粘性泡沫可能原因如下:
(1)高負荷廢水流入生化系統(白色粘性);
(2)絲狀菌膨脹(活性污泥色泡沫,粘性強,易成浮渣);
(3)活性污泥老化(易成浮渣,粘性一般)。
問題4:活性污泥法中由于排泥過量,使得好氧池污泥濃度很低,且出水渾濁。如何培養以增加污泥濃度?
回答:
(1)暫時停止排泥,保證足夠的啟動活性污泥量;
(2)減少曝氣量,避免新增活性污泥被不必要的氧化;
(3)有污泥回流的話,可以降低污泥回流比;
(4)看到污泥有增長跡象后。有條件的話,可以適當提高底物濃度。
問題5:生化池的SV30為20%,上部泥質松散很渾濁,下部緊密,早上還發現二沉池有小顆粒污泥塊飄浮,能發析一下有些什么原因會產生的嗎?我認為是低負荷運行的結果,不知正確否,但是進水量濃度和平時都差不多。
回答:
(1)上部泥質松散很渾濁,下部緊密的話,請確認是否有惰性物質過量流入,如物化段沉淀效果不佳。
(2)你說的低負荷運行,雖然進水濃度不變,但是活性污泥濃度過高的話,同樣會出現低負荷,并因為污泥老化而并發飄泥。
問題6:處理站運行正常,剛開始出水不好,呈棕黃色,但是厭氧出水很清,經過氧化溝出水不好?,F在氧化溝初沉池出水還帶泥,水還是呈棕黃色,不知道怎么辦,曝氣時,液面泡沫帶少許綠色,現在就是想去除出水的色度?
回答:
(1)液面泡沫帶點綠色,通常有厭氧部分處理的以及市政污水中可出現。
(2)活性污泥沒有到達適當濃度,培菌階段,都可出現出水帶黃褐色的問題,因為活性污泥培菌尚未成熟,污泥活性高,成團絮凝不充分所致。
問題7:氧化池污泥濃度很高,且沉降速度慢是否因為污泥老化?要是長時間靜置(兩~三小時)污泥沉降只有50%。待絲狀菌穩定運行需要控制好哪些因素?關鍵是什么?絲狀菌也可達到去除COD的效果。
回答:如果是回流量大的問題,那就應該減少污泥回流或暫?;亓?。
通過問題,感覺還是污泥膨脹所致的沉淀效果不好。
關于絲狀膨脹,控制因素比較多,如DO不足,絲狀菌爭氧厲害,會自身繁殖而抑制細菌繁殖;PH偏低,也會抑制細菌繁殖,絲狀菌成優勢。
(1)氧化溝污泥濃度高不高的直接證據是MLSS值
(2)污泥老化只會導致沉降加速,不存在沉降慢的問題
(3)控制好絲狀菌穩定運行,難度很大,所以清除絲狀菌,如果要運行穩定的話,食微比合適,廢水成分均衡,無沖擊負荷是關鍵
(4)絲狀菌是可以去除COD,由于其整沉作用,上清液清澈,故出水SS優良,COD指標也可較好降解,只是膨脹控制復雜。
處理量200噸的氣浮機生產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