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g次氯酸鈉發生器如何選擇
什么是全自動次氯酸鈉發生器?顧名思義,就是產生二氧化氯的機器。而二氧化氯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二氧化氯(ClO?)是一種黃綠色到橙黃色的氣體,是上*為安全、無毒的綠色消毒劑,說到消毒劑,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吧,特別是在水處理這塊,應用的非常廣泛。大家平時飲用的自來水、醫院排放的污水、工業廢水等都需要消毒后,達到排放標準才能排放。在經歷了紫外線、臭氧、次氯酸鈉、液lv等傳統的消毒劑的更迭后,二氧化氯以其、廣譜、無殘留、無副產物的消毒能力和脫色、除臭、除異味等強氧化能力已經成為水處理領域的選擇之一。
全自動次氯酸鈉發生器具有以下特點:
1.原料轉化率高、純度高,消毒效果好、消毒成本低
2.設備運行穩定可靠,確保水質達標
3.安全自動診斷和完善的安全保護措施,保證生產安全
4.殘液自動分離和處理,確保供水安全和環境安全
5.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智能控制,全自動運行
6.不使用危化品,無需備案登記
7.遠程監控,操控自如
8.使用壽命長,故障率低
北極星環保網訊:一、寫在前面
在我國大部分電站補給水處理除鹽工藝大體可分為三類:離子交換、膜法除鹽、電除鹽。
反滲透系統
一般來說我國大部分電站都采用膜法除鹽+離子交換的除鹽水生產工藝,(當然也有部分電站采用膜法除鹽+電除鹽的生產工藝)今天在這里我們就來簡單說一說反滲透的運行。
反滲透系統
二、反滲透進水的預處理
反滲透設備的進水水質是有要求的,不然會對后面的反滲透膜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出水的水質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具體的反滲透進水水質要求如下:
1、細菌:因為細菌是靠醋酸纖維為生的,所以膜會受到細菌的污染等,因此必須對原水進行殺菌。復合膜雖然不會受到細菌的侵襲,但是會造成膜的堵塞或者污堵,所以必須對其進行殺菌。通常的殺菌劑是次氯酸鈉等強氧化劑。
2、顆粒物質:大于5um的顆粒不能進入到反滲透組件,不然會損壞設備;通常在反滲透設備前增設保安過濾器。
3、SDI和濁度:濁度要嚴格控制小于0.2NTU;通常控制反滲透入口污染指數SDI(15分鐘)不大于5(是小于3)。
4、油脂類:反滲透進水的水質里面不能夠含有各類油脂。
5、有機物質:水質中對于反滲透膜影響大的是有機物質;有的有機物質對膜反應比較小,有的有機物質會對膜造成污染;要極可能的去除水中的有機物質。通常采用微濾、超濾、納濾來去除水中的有機物質的含量,另外再RO設備前需要增加5μm的保安過濾器,以防止偶然大顆粒對膜元件的破壞作用。
反滲透系統
三、反滲透加藥系統
各種藥劑的過量投加也會導致運行壓差上升、產水量下降、脫鹽率下降,從而造成反滲透系統運行的不穩定。
1、還原劑(亞硫酸氫鈉):為防止反滲透膜發生微生物污染,需要對原水進行殺菌處理。在此工藝中,殺菌劑通常采用的是次氯酸鈉,殺菌后應除去殘余氯,否則會對膜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壞,因此適量投加還原劑是消除余氯的方法之一。
但大量投加會導致膜表面滋生厭氧菌,形成新的污染物,給膜造成污染,降低產水量,我國現行的標準中一般都控制反滲透入口余氯小于0.1ug/l,(*狀態小于0.05ug/l)。
2、膜用阻垢劑:反滲透裝置在運行中,水中大部分鹽類保留在濃水中,導致濃水含鹽量上升,這種濃縮是反滲透裝置結垢的主要原因。
由于反滲透膜對水中CO2的透過率幾乎是*,同時鹽類的濃縮和pH值的升高,會導致Ca2+濃度升高,而pH值的升高也會引起水中HCO3-轉化成CO32-,這樣就極容易導致碳酸鈣在反滲透膜上析出,損壞膜元件,造成反滲透膜透水率和脫鹽率下降。適量投加膜用阻垢劑是預防膜結垢的措施之一。
反滲透入口水溫越低,產水量降低,此時所需要的阻垢劑加藥量也應降低;膜用阻垢劑是高分子有機物,大量投加會增加膜裝置的系統壓降,給運行帶來不利。
400g次氯酸鈉發生器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