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帶動了農村的發展,有很多農村都有生產企業的建立。與此同時用水量增長隨之帶來了污水量的增加,從某一方面也制約了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國家也在大力扶持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由此推出了農村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農村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概述
我國現在農村在用水量上快速增長同樣的也會排出相應的污水,但是因為處理設施的落后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農村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可以解決這一難道,它主要通過初級處理、生化處理和深度處理的三級處理。初級處理通過格柵除去懸浮固體和有機質,生化處理為進一步強化過程。三級的深度處理能除去污水中的碳水化合物,還能除去糖類、鹽分對污水進一步的消毒。
農村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我們現在對于水環境的重視程度提高,需要向農村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應用。設備可以直接埋于地表下,在上面可以種一些漂亮的花卉。設備的能自動化運行不需要志人管理,操作簡單方便可噪聲小。我公司的設備可以當地實際,隨地形需要特殊布置。
農村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效益分析
如果用一臺設備除了它要有良好的性能,還有能盡量減少經濟和維護成本。農村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與當地水資源情況緊密相關,可以把處理后的法水做為灌溉水或其他使用。還可以減少一些電能耗和保持環境,農村污水處理既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農業生產,改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條件。
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已經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卻還有很大的局限性。農村經濟的發展生產企業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這些都向農村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能夠深度有效的處理。設備可以埋于地下地表上可以建廠房,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生量少。
1.3 地埋式一體化小型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地埋式一體化小型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是指將處理規模較小,集污水處理工藝各部分功能,包括預處理、生物處理、沉淀、消毒等于一體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埋設于地下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技術。目前,地埋式一體化處理技術按工藝劃分有生物接觸氧化法、SBR法、A/O及A2/O工藝等。處理裝置可做成鋼制定型設備整體敷設或鋼混結構現場澆注[5]。
1.3.1 ZW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該裝置由玻璃鋼外殼和內膽組成中心曝氣區和四周污泥沉淀消化區,再配以葉曝和電控柜組成一套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6]。污水經預處理進入ZW一體化設備后,首先通過曝氣使污水與原有混合液處于*混合狀態,使有機物高效降解。出水通過下部導流縫進入沉淀區,沉淀區呈雙錐形截面,利于污泥沉淀。整套裝置采用連續進水、間歇曝氣的工藝,水力停留時間長達20h,出水水質能夠達到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一級B標準(GB18918-2002)。工藝流程為:污水→細格柵→潛污泵→調節池→ZW一體化設備→合格排放。
1.3.2地埋式SBR工藝
地埋式SBR工藝普遍用于處理小區生活污水。污水經格柵去除較大懸浮顆粒物后流入集水井,均勻水質后由提升泵輸送至SBR反應池,有機物經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分解被降解為無機鹽、水和二氧化碳。產生的剩余污泥經污泥消化池消化后由吸糞車抽走外運處理。該工藝與傳統SBR工藝的區別在于潷水器采用動力提升式,而非傳統的重力流;剩余污泥采用潛污泵輸送至污泥消化池;曝氣機采用潛水曝氣機,進氣管設有電控閥門。整個工藝結構簡單,布置緊湊,節省占地,投資運行費用低,無需調節池和二沉池,不易發生污泥膨脹。出水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1.3.3地埋式一體化生物濾池工藝
地埋式一體化生物濾池工藝。其主體為一體化結構,由缺氧池、生物濾池和沉淀池三部分組成。污水進入缺氧池后,沿折流板形成推流,出水通過半管式溢流布水器自流進入生物濾池。生物濾池通過拔風管進行自然通風,利用兩級濺水盤強化充氧效果。出水流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其余排出體系。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標準。
1.4 適用范圍分析
通過查閱文獻和資料,從常見工藝、處理效果、投資運行費用和適用范圍等方面對三種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進行了比較,詳見表1。
名稱地埋式無動力處理技術地埋式有動力處理技術地埋式一體化處理技術
常見工藝厭氧消化+厭氧生物過濾+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法、SBR法、A/O及A2/O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法、SBR法、A/O及A2/O工藝
處理效果接近二級處理基本能達標二級處理能達標二級處理能達標
處理范圍1000m3/d以下10000m3/d以下3000m3/d以下
建設投資費用較低基建費用較高較高,其中設備費用所占比重大
運行費用基本上無運行費用較高較低,0.3元/m3左右
維護管理較方便可通過PLC自控系統操作,管理方便較復雜
適用范圍經濟技術基礎較差、排水管網尚不完善的農村地區城市生活小區;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站)經濟技術基礎較好的地區;城市排水管網未能覆蓋的住宅小區;學校、賓館、飯店、療養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