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設計原則
(1)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關于環境保護的政策,選用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的標準。
(2)針對賓館、住宅小區、工廠等污水排放量不大、遠離城市管網、土地供應緊張等情況而設計,可埋入地下不占地表面積,地表可作為綠化用地;
(3)結合國家環保目前在對排放污水中COD、BOD、SS等常規污染指標控制的同時,還對污水中氨氮含量提出了嚴格要求這一實際情況,結合生活污水氨氮含量高,在工藝設計時,選擇A/O工藝,通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和脫氮作用,既降低了污水中COD和BOD,又減少了污水中氨氮含量。
(4)生化出水采用沉淀、過濾技術,實現污水深度處理,確保達標排放。
(5)設備選型采用通用產品,選購在國內技術*、質量保證、性能穩定可靠、工作效率高、價格適中及售后服務好的產品,減少日常維護及檢修工作量。
(6)堅持自動化原則,整個設備配有電器控制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具有如下顯著特點:水質水量變化大、污染物濃度低、污水可生化性好、處理難度不大,但水質水量的變化會對污水處理,特別是生化處理系統造成嚴重的負荷沖擊,因此,在污水處理方法選擇上首先考慮選用耐水質、水量負荷沖擊性好、處理效率高的方法;過去國家環保對排放的污水中COD、BOD和SS污染物控制較嚴,因此大量的以生物接觸氧化法為主要工藝的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被廣泛應用,有效地控制了生活污水的污染,但隨著國家環保對排放生活污水中氨氮的要求,這就要求污水處理設備不僅具有降解COD、BOD和SS功能,而且還有脫氮的能力; A1/0工藝是以微生物技術為主具有同時降解有機物和氨氮功能的成熟和完善的污水處理工藝,因此以A1/0工藝為核心技術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應運而生。
設備的技術原理
該設備是采用生化-物化相結合的方法,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理活動降解水中的有機物,然后經過沉淀、吸附過濾改善出水水質。
主體工藝為A/O工藝,A段為缺氧段,O段為好氧段,在A段,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段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解為NH3-N,同時利用有機碳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NH3-N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在A段池,不僅可去除一部分有機物,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的進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較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氨氮的富營養化污染。在O段,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此段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為CO2和H2O;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NH3-N轉化為NO2-N、NO3-N。O段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出水進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水中的懸浮物和生物接觸氧化池中脫落的生物膜在重力的作用下進行分離,水中的懸浮物和生物接觸氧化池中脫落的生物膜沉降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斗中,污泥斗中安裝有污泥泵,在污泥泵的作用下污泥和部分水回流到A段缺氧池,為A段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A段的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氨氮污染。其它的沉淀池出水進入吸附過濾池,利用濾料的吸附和截流作用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污染物,確保出水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