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湖南迪碩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西門子6ES7>>S7-400>> S7-400plc模塊西門子6ES7 400-1JA01-0AA0
西門子6ES7 400-1JA01-0AA0西門子6ES7 400-1JA01-0AA0
*
直接安裝到路燈上
其原因很簡單。傳感器非常小巧,因此可以將之安裝到路燈上,并由路燈為其供電。它們也可以安裝到路桿或建筑物外墻上。它們可以從高處監測大約30米長、9米寬的區域,這相當于排成行停放著的大約5到7輛汽車。Poprawa指出,“不過,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改變監測區域的大小。”與攝像頭和超聲波傳感器不同的是,可以用塑料外殼來保護雷達傳感器,而不會干擾雷達波束。因此,這種傳感器能夠融入城市環境,讓人渾然不覺。
聯網通信:雷達傳感器(本圖中以點表示)監測停車位,以確定其是被占用還是空閑,并向控制中心報告監測結果。這些信息被實時轉發給道路使用者,通過智能電話或導航裝置,引導他們找到空車位。
自學習系統
如何將這種傳感器生成的信息傳送給未來的駕駛員?傳感器將通過移動式無線電通信,將其數據發送至控制中心的軟件。在這里,將通過計算停車位的實時占用狀態,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并轉換為明白易懂的信息。結合智能電話或導航裝置提供的位置和目的地數據,車輛將被指引至近的空車位。
這款軟件的特殊特性是它采用了自學習系統。它能夠識別出停車位按反復出現的相同周期被占用的情形,譬如,在一天當中的某幾個時段或一個星期內的某幾天,停車位是否經常被占用或很少被使用。然后,它將根據這些信息,計算出關于道路使用者到達特定目的地時可能遇到的停車位情形的預測。
輕松停車
Zwick說:“高級停車位管理系統也有助于緩解城市停車壓力,優化分布停車位。”這涉及基于一天當中的時段、一星期中的各天和停車時長等的自動定價模式。譬如,對于車流量較低的街道,路邊停車位的收費標準可能低于車流量大的主要街道。這樣一來,各個不同社區間的停車分布可能更加均勻,城市、駕駛員和居民都將從中受益。
這個系統優點顯著。道路使用者能夠更加快捷、容易地找到停車位,在大城市里駕車將更輕松。噪聲和排放都將降低。
在投入日常使用之前,在試驗室里對高頻傳感器執行了功能檢查。
不僅如此。未來,這個系統可能添加許多不同功能。譬如,西門子專家可以想象,為汽車配備RFID芯片,以提高住宅區私家停車位的透明度。出發前,駕駛員可以使用連接至這個系統的應用程序來查明其目的地區域內的停車場,以及有哪些是私家停車位。這個思路的一個方面已經得到檢驗:安裝在街上的RFID傳感器讀取車輛芯片,安裝在人行道上的LED顯示屏顯示駕駛員是否有權在某個車位停車。
這個系統還能借助使用雷達傳感器發送的測量數據的執行軟件,指引交通督導員找到違章停放的車輛,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一個特性可能允許駕駛員使用RFID碼來支付停車費。未來,這個功能將自動精確計算停車費,而無需現金支付。這將精簡手續,減少停車票的打印,為城市節省資金。
雷達傳感器可以幫助城市高效地找到違章停放的車輛,如停放在非機動車道或殘障人士車位的車輛。
遠不止停車位管理
Poprawa表示,“這個系統能做的不只是停車優化。”可以想象,傳感器將實現更多功能,如測量交通流量、優化自主車輛導航,或者向電動汽車駕駛員提供關于充電站的信息。Zwick補充道,“當然,我們想要確保那些無法在目的地周邊找到空車位的駕駛員,改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還有可能將交通密度信息發送給城市路燈系統控制中心。然后,路燈系統控制中心將根據不斷變化的交通需求來調節照明。他總結道,“因此,我們的停車位監測系統可以在未來的智能城市發揮重要作用。”
西門子的這個解決方案尚未得到廣泛檢驗,但2015年春季將在柏林發起一個試點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將為一個長100多米長的路邊停車區配備傳感器。Zwick說:“停車難問題影響著每一座大城市和其中的每一位居民。我們樂觀地認為,未來我們也可以用這個系統來緩解其他城市的停車難題。”
相關圖形:
雙方同意共同建立“西門子水務聯合研究中間”,充分讓全部覆蓋全環保領域的聯合研發,合作推出“水務工程師培養”計劃,攜手研發中國水行業“工業4.0”示范工程。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西安第二分公司暨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開幕儀式昨天在西安開發區舉行,儀式上同時宣布了西門子創新工業技術中部(西安)的成立。
西門子s7-400系列6ES7 440-1CS00-0YE0詳細資料及規格介紹,
結合應用實踐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介紹了降低PLC系統成本的方法,提出了一些設計技巧,并借助原理接線圖和梯形圖不同形式作出具體的分析,這些技巧在應用PLC系統的過程中,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1降低成本的必要性
PLC作為一種新型的、通用的自動控制裝置,具有功能強,可靠性高,使用靈活方便,易于編程以及工業環境適應性強等諸多特點。因而在工業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和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現代工業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
隨著PLC產品的不斷改進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PLC也開始向網絡化方向發展,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大量使用PLC;在此背景下,PLC產品的價格和控制系統的費用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也將從根本上影響PLC技術的應用推廣;基于此,本文提供一些簡便的設計技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促進PLC的廣泛使用。
在實際使用PLC的過程中,I/O點數的花費,占用大量的開支,當前PLC的每一點平均價格高達數百元,進口的機型則高達千元。減少所需的I/O點數是降低系統硬件費用的主要措施,在大多數場合下,被控對象的輸出點小于輸入點,實現控制任務需要的檢測點較多,或者說需要的操作按鈕較多,這樣在選型時PLC的輸出點數目較容易滿足要求,對輸入點則可能不易滿足。因此,I/O點數的減少則主要在于減少輸入點數,若能減少輸入點數的開銷,便能很好地降低費用。
2降低成本的方法
要降低系統使用成本,可以從硬件和軟件兩個角度來考慮,在硬件方面可以考慮通過電路的組合,減少使用I/O點數的機會,在軟件方面則是通過程序的組合擴展I/O點的使用價值,實現一點多用。
2.1硬件上實現降低成本
硬件方面降低成本在利用現有PLC設計控制系統方面具有實際意義。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實現:
2.1.1外界信號分組輸入
在具有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2種效果的系統中,自動控制程序和手動控制程序一般不會同時執行.這時可將自動與手動信號按不同控制狀態要求分組接入PLC輸入端子,如圖1所示(以三菱FX2小型PLC為例)。
SBI和SB2按鈕都使用X0輸入端,但他們不是同時起作用,這樣,通過PLC的硬件公共點(COM)接線的轉換和軟件分時執行各自不同的用戶程序段的方法,使得PLC的1個輸入點可分別反應2個輸入信號的狀態。起到2個輸入點的作用,來完成PLC在2種工作狀態下的輸入功能,提高了PLC輸入點的利用效率,節省了PLC輸入點的實際數量。圖中SA用來選擇自動/手動程序,供自動/手動切換之用,二極管用來切斷寄生信號,避免錯誤信號的產生。
2.1.2合并輸入開關元件
在如圖2(a)所示的多點起停的電動機控制電路中,電動機可以實現在不同地方啟動、停止的控制。若采用PLC控制,可分別采用圖2(b)和(c)的接線方法。圖2(b)接線占用PLC輸入點較多(共5個),梯形圖也顯得復雜;圖2(c)接線則將外部輸入信號串聯后輸入,占用PLC輸入點較少(共2個),梯形圖也比較簡單。
2.1.3利用矩陣形式輸入
在由繼電器輸出型的PLC控制系統控制的復雜系統中,通過矩陣輸入可以明顯的減少所需PLC輸入點數。圖3中,將輸出端的COM2和輸入端的COMl連接起來。利用軟件使Y430,Y431,Y432輪流為“1”狀態,則Y430為“1”時讀入K1,K2,K3的狀態。在梯形圖中,應將Y430和X400的常開觸點串聯作為K1提供的輸入量;Y431為“1”時讀入K4,K5,K6的狀態等。圖中二極管是用來防止寄生電路的產生。這種輸入方法對不常變化的輸入元件特別適合。
2.1.4部分信號不占端子
對一些功能簡單,涉及面很窄的輸入信號,如手動操作按鈕、熱繼電器常閉觸點等,可將他們設置在PLC的外部硬件電路中,沒有必要作為PLC的輸入信號。
2.2用軟件功能實現成本降低
2.2.1一點多用
(1)通過計數器實現
一個電路的啟動和停止控制通常是由2只按鈕分別完成的。當一臺PLC控制多個具有啟/停操作的電路時,將占用很多輸入點,如果用1只按鈕實現啟動和停止則可節省一半的輸入點,用計數器實現的單按鈕起停控制電路如圖4所示。
(2)通過定時器實現
電路如圖5所示。當按下按鈕X400時,輸出線圈Y431被置位接通。Y431的輔助觸點使定時器T601定時2s啟動,2s后定時器T601常閉觸點斷開,而常開觸點閉合。當再次按下按鈕X400時,由于X400和T601都接通,在復位指令RST作用下,輸出線圈Y431斷開,使外部負載停止工作。
(3)通過移位寄存器實現
OFweek工控網訊:2015年5月19日,正式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百年時,我國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制造業是今年政策密集發布的重點行業。發展新型的制造業,是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制造大國均給予較大投入并寄予厚望,盡管提法多樣,路徑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項技術是種種思路都無法回避的:傳感器。
日前,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以下簡稱《路線圖》),涵蓋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已確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這些領域的發展,大多都與傳感器技術息息相關。
技術定位:多重點領域共性關鍵技術
《路線圖》在“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方面提出,加快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組織研發具有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等智能制造裝備以及智能化生產線,突破新型傳感器、智能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及驅動器和減速器等智能核心裝置。
其實,《路線圖》提出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等*重點領域的發展,都與傳感器息息相關,傳感器是共性關鍵技術。
“傳感器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之一,直接影響到國防、經濟和社會安全。傳感器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第三屆(常州)傳感器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電子基礎處處長王威偉說,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大力推進,作為信息獲取單元的傳感器技術及傳感器產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發展趨勢:在都處于高增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1700余家企事業單位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產業門類基本齊全,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超過20億只,傳感器產品達到*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近幾年國內傳感器市場一直持續增長,2014年產值達到13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5年,各類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市場將達1770億美元。未來5年,所有傳感器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都將超過10%,屬高增長行業。
王威偉說,工業及汽車電子產品、通信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和設備是我國傳感器應用集中的四大領域。其中,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約占*的40%。按照分類看,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的市場規模大,傳感器*分別約為21%、19%和14%。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