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污水可以從哪些方面區別劃分?
閱讀:44 發布時間:2022-12-12污水可以從哪些方面區別劃分?
污水是指各種廢棄物等污染物質進入水域,超出了水體的自凈和納污能力,從而導致水體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生物群落組成發生不良變化,破壞了水中固有的生態系統和水體的功能,從而降低水體使用價值的現象。
從污染成因劃分
可分為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
自然污染是指由于特殊的地質或自然條件,使一些化學元素大量富集,或天然植物腐爛中產生的某些有毒物質或生物病原體進入水體,從而污染了水質。
人為污染則是指由于人類活動(包括生產性的和生活性的)引起地表水水體污染。
從污染源劃分
可分為點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點污染是指污染物質從集中的地點(如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門)排入水體;它的特點是排污經常,其變化規律服從工業生產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規律。
面污染則是指污染物質來源于集水面積的地面上(或地下),如農田施用化肥和農藥,灌排后常含有農藥和化肥的成分,城市、礦山在雨季,雨水沖刷地面污物形成的地面徑流等。
從污染性質劃分
可分為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渾濁度、溫度和水的顏色發生改變,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增加等;
化學性污染包括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減少,溶解鹽類增加,酸堿度發生變化或水中含有某種有毒化學物質等;
生物性污染是指水體中進入了細菌和污水微生物等,主要來源于動物糞便和某些工業廢水,尤其是醫院污水。
污水事實上,水體不只受到一種類型的污染,而是同時受到多種性質的污染,并且各種污染互相影響,不斷地發生著分解、化合或生物沉淀作用。
污水處理劃分
按處理程度的不同,廢水處理系統可分為Yi級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
Yi級處理只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以物理方法為主,處理后的廢水一般還不能達到排放標準。
對于二級處理系統而言,Yi級處理是預處理。二級處理常用的是生物處理法,它能大幅度地除去廢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使廢水符合排放標準。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并含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準,如處理后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廢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淀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廢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
山東博斯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的生物處理工藝,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是目前Gao效類的污水處理工藝。
BSD系列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埋于地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不占地表面積,運行費用低,全自動運行,工藝成熟,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