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醫療污水監測采樣人員需要采取哪些防護措施?
閱讀:52 發布時間:2022-12-8 按照《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466-2005)的規定,應對醫療機構污水相關處理設施排出口和單位污水外排口開展水質監測和評價,并加密對廢水中余氯指標監測頻次。
(1) 需要佩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一次性乳膠手套、醫用防護口(N95/KN95)、封閉式防霧型防護眼鏡(若有條件可佩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則無需佩戴和防護眼鏡),必要時穿一次性鞋套,準備75%酒精或、密封塑料袋等防護物資。現場監測時,應當全程佩戴全套個人防護用品,進入現場人員應相互檢查,確認防護到位。、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正壓式頭套出現臟污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及時更換;余氯水樣應當在現場快速監測,禁止帶回實驗室檢測;水樣監測后應當及時在現場用75%酒精對儀器設備進行擦拭消毒,儀器設備在返回單位入庫前須再次用75%酒精進行擦拭消毒。
(2) 現場監測后,應當使用75%酒精或對個人防護用品進行擦拭,避免長時間在外逗留;廢棄的試紙條或試驗耗材、防護用品等應當收集并用密封塑料袋收集,噴灑75%酒精消毒后封裝;監測人員離開污染區域后,應立即取下一次性防護用品放入塑料袋內,噴灑75%酒精消毒后封裝。所有封裝后的廢棄物均投放至就近的醫療廢物專用收集裝置內,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防護眼鏡、全面型呼吸防護器和正壓式頭套等防護用品應用75%酒精或10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鐘后,進行清水沖洗晾干后方可進行二次使用;監測人員應立即用消毒洗手液或肥皂在流水下洗手,并及時全面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