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醫藥廢水處理技術的分析與研究
閱讀:41 發布時間:2022-12-8 近年來,針對醫藥廢水污染問題,有關學者和企業加強了醫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和改進,特別是混凝沉淀技術、活性炭吸附、膜分離技術的應用,對醫藥廢水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1.混凝沉淀技術應用
混凝沉淀技術的應用是醫藥廢水的一種常見而簡單的處理方案,主要包括預處理、中間處理和深度處理。混凝沉淀技術的應用是將一小部分廢水轉化為一種不穩定的分離形式,即FLOC。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應用該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制藥廢水的濁度和色度,使微量物質被重力凝結成絮狀沉淀到底部。該項技術應用發展時間長、技術應用完善、操作便捷、廢水處理穩定。
在醫藥廢水處理中,制藥企業可采用混凝劑沉淀技術,控制混凝劑的指標120mg/L,只需25s反應時間,廢水pH值可降至8左右,廢水CODCr濃度可控制在4090mg/L,濁度為90%,但對有毒廢水的溶解性較差。


2.活性炭技術應用
活性碳是一種普遍的吸咐原材料,其表面具備普遍的孔隙構造,孔隙構造與吸咐特性正比。活性炭吸附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減少藥品廢水中的氣味、顏色、消毒副產品和重金屬。現階段,大部分藥業公司選用三級活性炭過濾加工工藝,在二級生物化學污水清潔解決中,歷經過慮后,出水高錳酸鹽指數在40mg/l之內。雖然活性炭吸附是一種主流技術應用,但活性炭成本較高,在制藥廢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伴隨著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活性炭技術性的運用獲得改進,活性炭成本費減少。
3.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設備是一種物理學分離出來方式,具備濃度值、分離出來、精密度等特性,加工工藝相對性簡易,能合理地分離出來制藥業污水中的有害物,在運作中不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膜分離技術主要采用反滲透、超濾等工藝,將制藥廢水中的雜質、細菌、微生物等沉淀去除,減少水體中的礦化度、減少總溶解固體。反滲透和超濾技術可以有效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有機物,出水脫鹽率可達92%,回水率可達75%,硝化物和氯化物分離率高。
此外,膜分離技術可以與其他廢水處理技術相結合,在生物單元中發揮有機水凈化的作用。制藥業污水中的殘渣較多,易產生膜阻塞難題,混凝土技術性、活性碳技術性做為一級凈化,細胞外基質做為二級凈化,防止膜阻塞或膜環境污染,限度地過濾水,進而做到化工廢水環保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