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養殖場的廢水該如何處理?
閱讀:464 發布時間:2022-11-10我國作為一大生豬養殖大國,養豬業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同時也帶來了頗具挑戰的環境污染問題。近年來,我國諸多經濟發展大省正大面積進行豬場環境污染整治,很多地區的豬場也因此被迫強制拆遷,很多地區更是嚴格劃分了禁養區和限養區,在某種程度預示著豬場環境污染控制狀況將是未來豬場尋求發展出路的必經途徑之一。
養殖場產生的糞污排放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環境空氣的Zhong污染,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而未經處理的糞污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質,若此種有機廢水直接排入或隨雨水沖刷進入江河湖庫,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變黑發臭,造成水體污染。
糞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營養物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排入魚塘及河流會對有機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物逐漸Si亡, Zhong者導致魚塘及河流喪失使用功能。
養殖污水長時間滲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的硝態氮或亞硝態氮濃度增高,地下水溶解氧含量減少,有Du成分增多, 導致水質惡化,危及周邊生活用水的水質。Gao濃度污水還可導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氣、透水性下降及板結、鹽化,從而降低土壤質量,還可傷Hai農作物,造成農作物生長受阻或Si亡。
目前國內外規模化豬場糞污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綜合利用和處理達標排放兩大類。綜合利用是生物質能經過多層次利用、打造生態農業和保證農業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處理達標排放則是多級處理環節之后在允許排放濃度范圍內可排放至魚塘、農田或果園等諸多能被利用的地方,以較大可能減少環境污染的程度。
沉淀是廢水處理中應用較廣的方法之一,可在重力作用下懸浮物自然沉降并且與水分離的處理工藝。目前,在規模豬場有廢水處理設施的豬場基本都將串聯2-3個沉淀池,通過過濾、沉淀及氧化分解將糞污進行處理。此外,還有一些機械過濾設備包括BSDYTH系列的養殖污水處理設備都可用于豬場糞污水的預處理步驟。

養殖廢水的主要處理技術
1、自然處理法
利用大自然(天然水體、土壤等)對污水進行自我凈化的原理來發揮作用。包括土地處理系統和水生植物處理系統。常見的有生物塘、土壤處理法、人工濕地處理法等。
人工濕地是模擬自然界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對水進行自然凈化的一種方法,利用水生植物、碎石煤屑床、微生物的構成與污水發生過濾、吸附、置換等物理過程及微生物的吸收與降解等生物作用,最終實現凈化水質的目的,它也屬于好氧處理方法的一種。可以利用廢棄或閑置的農田、洼地或水塘加以改造而成,但相對占地面積較大、超負荷運轉易造成堵塞。
自然處理法由于投資少、運作費用低,在足夠土地可供利用的條件下,頗為經濟,比較適用于小型養殖場的廢水處理。
2、人工厭氧處理法
厭氧處理主要是以提高污泥濃度和改善廢水與污泥混合效果為基礎的一系列Gao負荷反應器的發展來處理廢水。
厭氧處理的特點是占地少、能量需求低,還可以產生沼氣,處理過程并不需要氧,具有較高的有機物負荷潛力,能降解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
3、人工好氧處理法
好氧處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同時合成自身細胞(活性污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Zui終可被氧化為簡單的無機物。包括活性污泥、接觸氧化和生物轉盤等。
4、厭氧-好氧處理法
厭氧法bod(生化需氧量)負荷大,好氧法bod負荷小,在污水厭氧處理過程中,處理后水體仍具有一定的臭味,各項指標并不一定能達到國家排放的標準。
一般來說需要采取多種處理方法相結合的工藝,常采用進一步的好氧處理(氧化塘等)來作為厭氧處理的二級凈化,這也是目前處理Gao濃度有機物污水的一種方法,也是許多豬場采用的廢水處理方法。
經過處理后的污水基本都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但般設置排入魚塘,一方面通過魚塘起到更進一步氧化塘的作用,同時藻類復氧提高溶解氧含量,同時促進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魚的生長,形成氮、磷—藻類—魚生物鏈,減少氮磷的環境污染。
養殖廢水處理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遵循生態學原理,結合多種處理方法來形成科學的綜合利用,實現處理達標后循環用水,有效改善養殖環境,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