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東明基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地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溶氣氣浮機一體化凈水設備加藥裝置二氧化氯發生器板框壓濾機厭氧反應器 |

聯系電話
15963635951
公司信息
- 聯系人:
- 楊經理
- 電話:
- 86-0536-8120588
- 手機:
- 15963635951
- 傳真:
- 86-0536-8120588
- 地址:
-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幸福街316號1號樓3-401(住宅作為住所)
- 郵編:
- 網址:
- www.sdmjhb.com
參考價 | 面議 |
- 型號
- 品牌 明基環保
- 廠商性質 生產商
- 所在地 濰坊市
更新時間:2025-05-07 18:13:41瀏覽次數:278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環保在線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界市UASB厭氧反應器
UASB的主要部位,包括顆粒污泥區和懸浮污泥區。在反應區內存留大量厭氧污泥,具良好凝聚和沉淀性能的污泥在池底部形成顆粒污泥層。廢水從污泥床底部流入,與顆粒污泥混合接觸,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機物,同時產生的微小沼泡不斷放出。微小泡上升過程中,不斷合并,逐漸形成較大的泡。在顆粒污泥層的上部,由于沼的攪動,形成一個污泥濃度較小的懸浮污泥層。
反應器的上部設置、固、液三相分離器,下部為污泥懸浮層區和污泥床區,廢水由反應器底部均勻泵入污泥床區,與厭氧污泥充分接觸反應,機物被厭氧微生物分解成沼。液體、體與固體形成混合液流上升至三相分離器,使三者很好地分離,使80﹪以上的機物被轉化為沼,完成廢水處理過程。其優點主要體現在顆粒污泥的形成使反應器內的污泥濃度大幅度提高,水力停留時間因此大大縮短,從而提率。
厭氧及沼工段
1. 厭氧段
厭氧池采和中溫消化, 機負荷10kgCOD/m3.d。
進水入配水罐進入脈沖配水系統, 通過脈沖進水, 布水均勻和泥水充分接觸。影響厭氧效果的主要因素:水質、負荷溫度、pH、揮發酸、N、P營養等。
進水濃度不要過設計值20000mg/l太大, (以不過23000mg/l為宜), 別注意不宜長時間過設計值, 以免造成機酸積累, pH值下降, 系統受到沖擊。本厭氧池按中溫設計, 甲烷菌適宜的溫度是35~40℃之間。操作溫度以穩定為宜, 波動范圍一般一天不宜過±2℃, 在溫度偏低時, 可適當調低負荷和增大停留時間。
pH值應維持在6.5~7.8范圍, 低范圍是在6.8~7.2之間, 進水pH值宜控制在6.0以上。在處理含機酸而使pH值偏低的廢水時, 進水pH值可降到4~5左右??倝A度一般控制在2000~3500mg/l。
機酸濃度直接反映了混合液中揮發酸積累程度, 而pH值則較難反映出這一點。一般機酸(揮發性)安濃度應在2000mg/l以下, 在200mg/l以內。
為滿足厭氧發酵微生物營養要求, 大量試驗表明:碳、磷應控制在200~300:5:1(其中碳以COD表示), 在裝置啟動時, 稍增加氮素, 利于微生物增殖和提高反應器的緩沖能力。
污泥接種前應去除粗大顆粒及砂、石、接種物揮發分(VSS)應大于60%, 對于過稠接種物, 可以用水稀釋, 用污泥泵或潛水泵打入池內。
一般來講, 啟動采用間歇式進料, 一次投料負荷可控制在0.1~0.5kgCOD/kgVSS.d左右, 待產高峰之后再進料, 逐步縮短進料間隔時間直至連續運轉。接種污泥量一般大于15kgVSS/m3。
時, 應注意池面室部分是否漏, 水面如浮渣過多, 可人工去除浮渣或用棍棒將浮渣擊沉。厭氧池內泥一般根據情況, 半年泥一次。池內污泥濃度不低于20g/l。
2. 沼安
沼是一種混合體, 一般含CH460%、CO240%, CH4在空中濃度達到500000PPM時, 可使人頭痛和非中毒性窒息。當空中甲烷含量在5%~15%時, 就成為一種易爆的混合, 因此, 在厭氧池及貯罐附近應注意安, 發現漏現象, 應及時除。
曝池工段
本設計采用的接觸氧化曝池, 利用射流曝, 由于進水入缺氧段, 去除一部分機物, 并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再進入曝段, 由好氧微生物利用氧將機物分解成CO2和H2O。射流曝池負荷為0.8kgCOD/kgMLVSS.d。曝池是處理主要構筑物之一, 反映曝池工段的指標主要:
1.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
混合液懸游固體濃度是指曝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懸游固體數量, 單位為(mg/l)。它是計量曝池中活性污泥數量的指標, 由于測定簡便, 往往以它作為粗略計活性污泥數量的指標。在推流曝池中MLSS一般為1000~4000mg/l, 在所污水中, 空曝的MLSS很少過8000mg/l的。這是因為MLSS過高, 妨礙充氧, 也使它難以在二沉池中沉降。
2. 混合液揮發性懸游固體濃度(MLVSS)
混合液揮發性懸游固體濃度是指混合液懸游固體中機物的重量(通常600℃的燒灼減量來測定), 故人認為能較MLSS更確切地代表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數量。不守MLVSS中還包括非活性的不能降解的機物、也不是計量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較理想指標。在一般情況下, MLVSS/MLSS的比值較固定, 對于生活污水, 常在0.75左右。
3. 污水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簡中, 靜置30min后, 沉淀污泥與混合液之體積比, SV可以反映曝池正常時的污泥量, 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放。污泥沉降比測定簡單, 并能說明許多問題, 因此成為曝池管理中每天必須做的測定項目。
4. 污泥指數(SVI)
污泥指數指曝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后, 相應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 即: 混合液 30min靜沉后污泥容積(mL) SVI=污泥干重(g)
SVI值能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300之間, SVI過高的污泥, 必須降低污泥濃度才能很好沉降。測定SVI時應注意污泥濃度, 在同濃度情況下測得的SVI才相互比較的價值。測定容器的大小對測定數值也一定影響, 需注意測量容器。
5. 污泥負荷
入流污水BOD5的量(食料)和活性污泥量(微生物)比值稱為活性污泥的污泥負荷。
污泥負荷對處理效果, 污泥增長和需氧量影響很大, 必須注意掌握。一般來說, 污泥負荷在0.2~0.5kg(BOD5)/kg(MLSS).d之間時, 常用值掌握在0.3~0.4kg(BOD5)/kg(MLSS).d左右。調節池污泥負荷的主要手段是控制曝池MLSS, 增加MLSS可降低污泥負荷, 減少MLSS, 則提高污泥負荷, 增加或減少MLSS一般通過增加或減少泥來實現。
活性污泥培養可采用階段培養, 連續投配污水量隨活性污泥形成數量增加而增加, 直到設計流量, 一般*天進滿池水, 悶曝24h后進1/2水量, 邊進水邊培養, 不泥, 待填料中掛膜良好, 活性絮體10%時, 即滿負荷進水。
界市UASB厭氧反應器
沉淀池工段
沉淀池是把經處理后泥、水混合液分離, 并使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池。本沉淀池表面負荷1.0M/h。
日常檢測項目出水SS、出水COD, 泥含水率, 流量變化時, 核算表面負荷和沉淀時間。一般二沉池表面負荷率在1.0~2.5M/h之間。
沉淀池操作管理注意以下幾點:
1. 撇浮渣:浮渣用漏水勺撈起。注意不應丟入出水中, 應專門收集處置;
2. 泥:泥是沉淀池管理中重要的操作, 泥操作的兩個要點是掌握泥間隔時間和掌握每次泥的持續時間。間隔時間太長, 則污泥可能積累厭氧發酵而一浮; 持續時間太長, 則降低了泥含水率, 增加了污泥處理構筑物的負擔。泥間隔時間在冬天長些, 夏天短些。
3. 清洗:初沉池的出水堰應定期用水沖洗。掛在齒堰上污物應及時清除, 走道和欄桿也應保持清潔。
4. 校正堰板:堰板應保持水平, 但使用若干年后, 由于不均勻沉降等因素, 堰板常發生傾斜, 的堰口出水過多, 的出水過少, 甚至不出水, 這時應校正堰板使成水平。
5. 機件油漆保養:泥閥、配水閥及其他鐵件易生銹, 故需經常油漆保養。
工藝優點
1.原料適應性廣。適用于畜禽糞便等各種機垃圾,城市污水污泥穩定化處理及高濃度、高懸浮物、難降解機廢水的處理。
2.消化池具完混合的流態,原料與底物接觸充分,發酵速率高,容積產率較高。
3.消化器內溫度分布均勻。
4.厭氧消化反應與固液分離在同一個池內實現,、能耗低、管理方便。
5.由于強制機械攪拌,在高濃度狀態可效控制原料的沉淀、分層以及表層浮渣結殼、體溢出不暢和短流等問題。
工藝缺點
1.工藝池體體積較大,負荷較低。
2.法分離水力停留時間和固體停留時間,污泥停留時間等于水力停留時間,反應器內不能累計足夠濃度的污泥,不能滯留微生物。
3、厭氧接觸消化器(ACP)
厭氧接觸工藝反應器是完混合式的,是在CSTR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的一種較強效率的厭氧反應器。反應器出的混合液先在沉淀池中進行固液分離,污水由沉淀池上部出,沉淀池下部的污泥被回流至厭氧消化池內。
工藝流程及說明
分離出的廢水自流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調節,而后用泵打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細菌的下,把大分子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機酸,再用泵打入UASB反應器。
在社會提倡循環,關注工業廢棄物實施資源化再生利用的今天,厭氧生物處理顯然是能夠使污水資源化的優選工藝。
近年來,污水厭氧處理工藝發展十分迅速,各種新工藝、新方法不斷出現,包括厭氧接觸法、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檔板式厭氧法、厭氧生物濾池、厭氧膨脹床和流化床,以及三代厭氧工藝EGSB和IC厭氧反應器,發展十分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