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恒巨機械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養殖污水處理主要技術和工藝
一、養殖污水的分類
根據養殖畜禽種類的不同,養殖污水分為:養雞污水、養鴨(鵝)污水、養兔污水、養豬污水、養牛污水以及養羊污水。每種污水的水質有一定的差異,但污水處理技術及工藝基本不變。
我國畜禽養殖的污染防治工作嚴重滯后于產業的發展,管理和處理應用技術的示范推廣力度不夠,已成為農村及城郊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畜禽養殖廢棄物主要包括畜禽糞便、養殖廢水、病死物尸體、醫療廢棄物等,其中廢水問題極為嚴峻,因為廢水的“三高”特點導致廢水處理工藝相對復雜。
在未來環境中養殖行業想要更好的發展必然離不開養殖污水處理設備,只有通過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的污水才能外排,才能通過國家的允許,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養殖場污水特點: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多、色度深,因含有大量動物糞便而致使NH3-N濃度很高,并且含有大量的致病性細菌。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以固態、溶解態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使污水表現出很高的BOD5、CODcr、SS和色度等,同時該污水可生化較好,且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營養物質。因污水中的固體殘渣主要為有機物質,所以必須強化預處理,進行固液分離,降低后續處理負荷。養殖廢水原水水質見下表:
項目 | COD | BOD | SS | 氨氮 |
豬舍出水 | 9000-25000 | 7000-18000 | 7000-12000 | 800-1200 |
達標標準 | ≤400 | ≤150 | ≤200 | ≤80 |
二、養殖污水處理主要技術
就是采用各種技術手段,將污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分離去除、回收利用,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使水得到凈化。
處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歸納為四大類,即生物處理法,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及自然處理法。
1.生物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
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其工藝方式的不同,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稱自然生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
2.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狀態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屬于重力分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淀、上浮(氣浮)等,相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裝置等;離心分離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使用的處理裝置有離心分離機和水旋分離器等;篩濾截留法有柵篩截留和過濾兩種處理單元,前者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格柵、篩網,而后者使用的是砂濾池和微孔濾機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方法也屬于物理處理法,其處理單元有蒸發、結晶等。
3.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藥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后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4.自然處理法
利用大自然(天然水體、土壤等)對污水進行自我凈化的原理來發揮作用。包括土地處理系統和水生植物處理系統。常見的有生物塘、土壤處理法、人工濕地處理法等。氧化塘是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來進行污水生物處理。污水在塘內停留時間長,而水中的微生物可代謝降解有機污染物,溶解氧則通過藻類的光合作用和塘面的復氧作用來實現,可大大降低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水中的氮和磷,減輕水體富營養化。
人工濕地是模擬自然界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對水進行自然凈化的一種方法,利用水生植物、碎石煤屑床、微生物的構成與污水發生過濾、吸附、置換等物理過程及微生物的吸收與降解等生物作用,終實現凈化水質的目的,它也屬于好氧處理方法的一種。可以利用廢棄或閑置的農田、洼地或水塘加以改造而成,但相對占地面積較大、超負荷運轉易造成堵塞。
自然處理法由于投資少、運作費用低,在足夠土地可供利用的條件下,頗為經濟,比較適用于小型養殖場的廢水處理。
三、常規處理后的要求
1.清潔回用模式
清潔回用是以綜合利用和提高資源化利用率為出發點,通過在養殖場高度集成節水的糞便收集方式(采用機械干清糞、高壓沖洗等嚴格控制生產用水,減少用水量)、遮雨防滲的糞便輸送儲存方式(場內實行雨污分流,糞水密閉防滲運輸)、糞便固液分離、液態糞水深度處理后回用和固體干糞資源化利用(堆肥、牛床或發酵床墊料,栽培基質、蘑菇種植、蚯蚓和蠅蛆養殖、碳棒燃料等)等處理利用方式,且符合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原則的糞便資源化利用模式。
清潔回用模式的特征就是干糞和糞水經過處理后被回用。整個工藝流程環節多,工藝復雜,操作要求高,每個環節都要能夠穩定運行,才能實現回用目標。在選用具體工藝時,應該根據養殖場的養殖種類、養殖規模、糞便收集方式、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以及排水去向等因素,確定工藝路線及處理目標,并應充分考慮畜禽養殖廢水的特殊性,在實現綜合利用的前提下,優先選擇低運行成本的處理工藝,并慎重選用物化處理工藝。
2.達標排放模式
達標排放模式是在耕地畜禽承載力有限的區域,大型規模養殖場通過控制糞水產生量和污染物濃度;糞水通過厭氧、好氧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及氧化塘、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固體糞便通過堆肥發酵等方式生產有機肥。
3.種養結合模式
種養結合模式是將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有機物作為生產加工有機肥的基礎,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來源,同時種植業產生的作物又能夠給畜禽養殖提供食源的一種循環發展經濟模式,是*提倡的四種發展模式之一。
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是畜禽養殖糞污處理與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但是他也需要大量與之配套的的土地作為支撐,就目前公司狀況家庭農場是為符合種養結合模式的。
濰坊恒巨環保推薦處理工藝及流程:
養殖場廢水無論采取何種工藝及措施來進行處理,都應該采取一定的預處理方法。采用預處理方法可使廢水污染物在之后處理步驟中的負荷降低,同時防止大的固體或雜物進入后續處理環節,造成處理設備的擁堵或損害。針對糞污中的大顆粒成分,豬場可采用沉淀、過濾及離心等固液分離技術來實現預處理,常見的格柵、沉淀池及篩網都屬于此范疇。沉淀是廢水處理中應用廣的方法之一,可在重力作用下懸浮物自然沉降并且與水分離的處理工藝。目前,在規模豬場有廢水處理設施的豬場基本都將串聯2-3個沉淀池,通過過濾、沉淀及氧化分解將糞污進行處理。此外,還有一些機械過濾設備包括自動轉鼓過濾機、離心盤式分離機都可用于豬場糞污的預處理步驟中。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