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云天贛州龍南三日團建:踏尋客家古韻,共筑團隊新章
生活不應只有工作代碼與會議,還有青磚黛瓦與云海茶香!
暫別996,奔赴一場說走就走的客家尋蹤!
當深圳北站的晨光吻上行李箱,逸云天團隊已踏上開往詩意的列車。
這次,我們不為KPI,不為BUG,只為觸摸贛南大地的千年心跳——青磚宋城、云霧茶山、丹霞絕壁,正等著與每個有趣的靈魂撞個滿懷。

【逸云天贛州龍南團建特輯】
江南宋城的青磚黛瓦訴說著千年歷史,虔心小鎮的云霧繚繞彌漫著詩意,南武當山的丹霞奇峰勾勒出壯麗畫卷——贛州龍南。這片承載著自然與人文的土地,在4月的暖風中迎來了逸云天團隊的踏訪。4月11日至13日,以“多彩贛南,共筑心程”為主題的三日團建在此展開。從古韻悠長的文化探尋,到山水之間的身心沉浸,成員們在歷史與自然的對話中深化交流、凝聚共識,為春日的團建之旅注入活力與溫情。
第一站:江南宋城·穿越千年的煙火江湖
「這里不是橫店,是活著的宋史課本!」


晨霧未散,團隊從深圳北站乘高鐵至贛州西站,開啟文化探秘之旅。此刻,大家已站在郁孤臺上,指尖拂過辛棄疾筆下的青磚。"山抹微云"的古城墻蜿蜒如龍,八境臺畔章貢二水交匯,驚濤拍岸聲里仿佛傳來蘇軾的吟誦。訪江南宋城,登郁孤臺、漫步古城墻、上八境臺觀章貢二水交匯,感受辛棄疾、蘇軾筆下的歷史韻味。
正午的舊居飄來木檀香,俄式建筑里的老照片訴說著贛南近代風云。夜幕降臨,最驚喜的莫過于宋城夜市——團隊成員舉著四賢坊的糖畫,燈火與美食讓團隊沉浸式體驗“夢回宋朝”,咬著會爆漿的米果,在燈籠長廊下笑成一片:"老板,再來碗三鮮粉!加辣!

第二站:通天巖+虔心小鎮·在石窟與炊煙里共釀默契
「唐代石佛笑看打糍粑大戰,客家米酒醉溫團隊情」

清晨的“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巖,359尊菩薩在藤蔓間慈悲低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導游說起"一鑿一佛需三代匠人"時,碼農們突然集體沉默——原來代碼里的"工匠精神",古人早刻進了石頭里。途中不得不驚嘆古人技藝與文化傳承。
下午的虔心小鎮秒變美食工坊:從土窯雞制作到品酒、觀腐竹工藝,再到打糍粑、磨豆子、采茶等互動項目,大家在虔心小鎮體驗了一把客家文化,同時也感受到了客家美食與智慧。
01:打糍粑戰場:大家仿佛都化身了"捶打指揮官","左!右!起!落!"的口號聲震竹林,糯米團在歡笑中變得Q彈。
02:土窯雞揭秘:扒開窯泥的瞬間,香氣勾得程序員差點打翻現磨的豆漿:"這雞比我寫的東西還美!"
03:采茶盲盒:團隊里的年輕人采茶時驚呼:"原來網上說的茶葉真的會笑是真的!這芽尖像在對我們比心~"



入夜的小鎮,星空與篝火共舞,策劃忍不住抱著米酒壺嘟囔:"要是甲方都像這米酒一樣溫柔就好了……"大家瞬間被逗樂,在這樣靜謐群山懷抱的夜晚,與團隊溫馨分享,簡直讓身心都在田園詩意中放松。其中,最令人難忘的當屬打糍粑時,兩人一組默契配合,木槌起落間糯米逐漸融合成團,正如團隊協作中需步調一致、力往一處使。
第三站:登南武當山,攬丹霞奇峰·云端上的信任考驗
「玻璃棧道上的尖叫,比任何團建游戲都破冰」
當地人們正在夢鄉里熟睡,山腳已然飄起茶香蛋香。清晨6點,逸云天團隊早早向著 “九十九座丹霞奇峰” 聳立的南武當山進發。主峰海拔 864 米的山勢雖具挑戰,卻擋不住成員們的攀登熱情。當99座丹霞奇峰刺破云海,大家突然開啟了"登山競速模式":"前面是U型玻璃觀景臺!我先跪為敬……"

沿山路而上,群巖涌秀、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令人目不暇接,玻璃觀景臺的懸空體驗更讓大家在驚險中收獲 “會當凌絕頂” 的豪情 —— 俯瞰腳下的十里畫廊,云霧與山色交融,成員們互相扶持、加油鼓勁,共同克服恐高與疲憊,在山頂合影時,風把所有人的頭發吹成"天然燙",但沒人在意——因為鏡頭里,是一張張張比丹霞更燦爛的笑臉。
返程感受:同心同行,共赴新程
此次短暫的3天團建行程圓滿結束,團隊從龍南東站乘坐高鐵返程了,員工們的手機相冊里存滿了并肩前行的瞬間,三天的時光,是一次文化的溯源,一次自然的擁抱,更是一場團隊精神的淬煉。

當高鐵重新載大家駛入隧道,工作群突然跳出消息:"原來團建不是逃避,而是充電。這幾天共同走過的不只是風景,更是一次彼此靠近的旅程。從歷史古跡中感受傳承,在田間勞作里懂得協作,于登山路上收獲信任——這些藏在細節里的感動,會讓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更有底氣,因為知道身邊始終有一群能并肩作戰的伙伴。”
贛州龍南之行雖已落幕
但逸云天的故事永遠在路上
那些青磚上的指紋、糍粑里的笑聲、云海間的擊掌
早已化作星光,照亮我們低頭忙碌的深夜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
記得帶上贛南的春風和永遠年輕的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