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綜合醫院廢水處理設備
閱讀:296 發布時間:2020-9-12綜合醫院廢水處理設備-中研基業環保
一、綜合醫院廢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1)預處理 污水經沉淀池出來與其它生活污水匯總后進入污水處理站,利用格柵池隔除較大的雜質及漂浮物,污水自流至調節池,這樣既可以調節水量,又可以均衡水源。調節池采取地埋式,池頂可植上草皮。經調節后的污水用排污泵提升至生化池。
(2)好氧池 在好氧區,聚磷菌的活力得到恢復,并以聚磷的形式存儲超出生長需要的磷量,通過PHB/PHV的氧化代謝產生能量,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能量以聚磷酸高能鍵的形式捕集存儲,磷酸鹽從液相去除。產生的富磷污泥將在后面的操作單元中通過剩余污泥的形式得到排放,從而將磷從系統中除去。在整個生物除磷過程中表現為PHB的合成和分解。
(3)沉淀池 使好氧池出水攜帶的污泥與清水進行分離的構筑物。這里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4)污泥處理系統 污泥采用好氧消化,消化穩定后的污泥由吸糞車定期外運。
二、綜合醫院廢水處理設備特點
(1)占用空間少: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設計中。考慮到地下空間和投資的限制。構筑物設計都比較緊湊。技術上也盡量選用占地面積小的處理工藝。地下污水處理廠不需考慮綠化及隔離帶等要求。 故占地面積較小。例如, 荷蘭鹿特丹DOKHAVEN地下污水處理廠采用了AB工藝,占地面積僅為傳統工藝1/4左右: 日本神奈川縣葉山鎮地下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僅是地上污水處理廠用地面積的1/3 。
(2)噪音污染小:地下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處理設備均處于地下,許多機械的噪聲和振動將對地面的建筑和居民基本不產生影響,有效地防止了噪音對周圍居民生活與工作的影響。
(3)臭味污染小:由于處于地下全封閉管理,地下污水處理廠可以對產生的臭氣進行全面的處理,對環境和城市居民生活不產生影響。 地下污水處理廠雖然建在繁忙的街道和海灘之問,但未對休斯特本的旅游區自然景觀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4)節省土地資源: 地下污水處理廠由于只有部分輔助建筑物建在地面, 占用土地資源很少、 節省了城市開闊空間、不會使周邊土地貶值。對于周邊區域的未來發展沒有障礙 地下污水處理廠上部空間利用價值亦較高,可用于綠化、公園等公益事業,也可用于商業開發。芬蘭的赫爾辛基地下污水處理廠僅辦公室、職工活動中心、部分車間及能量生產站處于地上.其余節省下來的用地規劃了一處居民區,修建了一座8層住宅,總使用面積達到l5萬mz,可以容納3500人。
(5)溫度較恒定:地下污水處理廠由于處于地下,除受進水水質條件的影響以外,基本不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地下常年溫差較地面溫差要小,溫度比較恒定,有利于各種污水生物處理工藝的穩定運行。
(6)美觀性好:由于地下污水處理廠是不可見的,因此既不會對自然景觀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到周圍建筑的整體視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