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廢水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控制系統的切削液廢水的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切削液在機械加工、鋼鐵制造、軸承加工等過程中起到冷卻、潤滑、清洗和防銹等作用。切削液是機車、汽車制造業用量較大的金屬加工潤滑劑之一,兼有良好的潤滑性、冷卻性和清洗性,在各種切削加工工藝中廣泛使用。然而它的的缺點是在使用過程中易變質,工作液穩定性差,使用壽命短。特別是在南方炎熱的夏天使用周期只有一星期,有的甚至只有兩三天就變質發臭了,在北方,夏季十幾天,冬季月余,不得不更換新液,排掉廢液。既增加生產成本,又污染環境。廢切削液(HW09)是國家47類工業危險廢物當中之一,處理費用相當昂貴,廢切削液外觀灰黑色,有難聞的臭味,其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與另一種防銹劑—醇胺反應后會生成,這是一種已經被證實了的強致癌物質,其危害性更為嚴重。
現有技術處理切削液的方法一般采用絮凝劑沉淀后再進行生化處理,該方法存在工藝復雜、處理效率較低的缺點(通過此法處理切削液廢水的處理結果,其中待處理的切削液廢水中COD=23615mg/L,分別以質量比為0.6%的亞鐵和質量比為0.4%的聚鐵作為絮凝劑進行實驗,經過處理后的切削液廢水中COD(化學需氧量)去除率均低于85%),并且所需要的設備復雜、占地面積大。
正是由于切削液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污染和損害,切削液的使用和廢液處理已受到環保法規日益嚴格的制約。研究推廣有效的切削液廢水的處理設備及處理技術,已成為切削液廢水應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切削液廢水處理系統,將微電解、氣浮處理合理的組合,形成一套低成本、處理效率高、系統運行穩定的切削液廢水處理系統,而且本系統通過PLC控制器、PH傳感器和流量計等,自動控制加藥量,控制過程自動化程度高、控制精準,減少人工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切削液廢水處理系統,包括按照切削液廢水處理流程依次設置的混合反應池、微電解罐和氣浮池,所述混合反應池的出水口與所述微電解罐的進水口相通,所述微電解罐的出水口和所述氣浮池的進水口相通;
所述混合反應池的上方設有硫酸投放裝置和絮凝劑投放裝置,所述硫酸投放裝置和所述絮凝劑投放裝置皆與所述混合反應池相通;
所述微電解罐的罐底設有進水口,所述進水口通過進水管連接能夠導電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截面為圓弧狀,所述放置槽的槽壁上設有多個出水孔,所述放置槽上放置一,所述微電解罐內還設置有正電極柱,所述正電極柱和所述放置槽分別與位于放置槽下部的電源轉換裝置電連接;
所述氣浮池內包括混合區、出水區和刮渣區,所述混合區位于所述氣浮池的底部,所述出水區位于所述混合區的上方,所述刮渣區位于所述出水區的上方,所述混合區的底部具有進水口和溶氣水進口,所述混合區的溶氣水進口通過溶氣水釋放管外接溶氣罐;所述出水區具有出水口;所述刮渣區設有刮渣機,所述刮渣機的一端的下方設有集渣槽,所述刮渣機由所述刮渣區朝向所述集渣槽刮渣;
還設有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包括PLC控制器、PH傳感器、電磁閥和流量計,所述PH傳感器、電磁閥和流量計皆與所述PLC控制器電連接,所述PH傳感器位于所述混合反應池內,所述電磁閥位于所述硫酸投放裝置與混合反應池之間、所述絮凝劑投放裝置和所述混合反應池之間、所述溶氣罐與所述氣浮池之間;
所述微電解罐的電源轉換裝置與所述PLC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地說,所述電源轉換裝置提供24V低壓電;所述出水孔的孔徑為10-15mm,所述放置槽的開口直徑為100-200mm。
進一步地說,所述微電解罐是直徑300mm且高度400mm的有機玻璃罐。
進一步地說,所述溶氣罐的進氣口外接高壓氣源。
進一步地說,還設有砂濾罐和炭濾罐,所述氣浮池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砂濾罐的進水口,所述砂濾罐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炭濾罐的進水口,且連接所述氣浮池和所述砂濾罐的管道上或連接所述砂濾罐和所述炭濾罐的管道上設有抽水泵。
進一步地說,所述刮渣機為鏈式刮渣機,所述鏈式刮渣機包括驅動電機、鏈式傳動機構和刮渣板,所述鏈式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連接,所述刮渣板固定于所述鏈式傳動機構,所述刮渣板在所述鏈式傳動機構帶動下移動,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PLC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地說,所述為橢球形,所述的三個半主軸分別為10-20mm、15-25mm和20-30mm。
進一步地說,所述混合反應池的PH值調節為弱酸性,PH值范圍在5.0-6.3之間。
進一步地說,所述絮凝劑投放裝置投放的絮凝劑為PAM(聚丙烯酰胺)。
進一步地說,所述混合反應池和所述微電解罐之間的管道上以及所述微電解罐與所述氣浮池之間的管道上設有抽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