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小型微動力污水處理成套設施
小型微動力污水處理成套設施——摘要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是將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和污染環境成份清除、降解做無害處理。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要著重考慮選用成熟可靠,適合農村特點和實際污水處理適用技術。農村污水處理,可根據實際情況將水質進行中和農用產品,從而達到回用及環保降解排放。
概念
目前國內外應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處理技術比較多,名稱也多種多樣,但從工藝原理上通常可歸為兩類:類是自然處理系統。利用土壤過濾、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稱為生態處理系統。第二類是生物處理系統,又可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
結構組成
1.有機負荷降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兩段式設計能使水質降解成梯度,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同時設計采用相應導流紊流措施,使設計更合理。
曝氣方式采用微孔曝氣,這樣的設計能有效的避免管路由于處理廢水產生的污泥堵塞,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氧利用率高。
2.3 沉淀池
沉淀是污水中的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與水分離的過程。這種工藝簡單易行,分離效果好,在各類污水處理系統中往往是*的一種工序。
此處沉淀池作用是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凈化,使出水效果穩定。
2.4 消毒池
二沉池出水流入消毒池進行消毒,使出水水質符合衛生指標要求,合格外排。
消毒池內設計消毒裝置,導流板,消毒設計投加氯片接觸的消毒方式。該投加方式具有投加方便,簡單安全等特點,經消毒后的水再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附近水域。
2.5 污泥池
二沉池污泥經污泥泵定時排至污泥池,并設污泥回流裝置,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處理池進行硝化和反硝化,既減少了污泥的生成,也利于污水中氨氮的去除。剩余污泥進行污泥濃縮,和好氧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排入調節池再處理,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運(每年二至三次)。
2.6 清水池
消毒池出水進入清水池,可直接達標排放或者中水回用。
工藝說明
設備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方法是采用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按BOD5平均200mg/l,出水BOD5按20mg/l設計。設備主要有七部份組成:
(1)全自動格柵
(2)缺氧池
(3)生物接觸氧化池
(4)二沉池
(5)消毒池
(6)污泥池
(7)風機房、自動控制柜。
污水進入設備前行設置-調節池,以調節污水水質、水量、調節池有效停留時間一般為4-8小時,調節池進口處設置格柵網箱,以攔載污水中的大顆粒雜物確保水泵正常運行。
(1) 全自動格柵:調節池中的污水由水泵抽至格柵內,格柵用于攔載污水中的微小漂浮物和懸浮顆粒,攔載下來的污物隨格柵齒耙自動進入污池中,污水流入后續工藝中,該格柵為日本進口設備,具有分離效果好(柵條間距2mm)能自動除污物、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格柵選用二臺,一備一用。
(2) 缺氧池:缺氧為脫氮處理而設置,經過格柵分離后的污水自流進缺氧池與接觸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II型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填料對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時間為2小時與前續工藝中的污泥池相結合形成A/O法處理工藝,從而達到脫磷、脫氮的目的。
(3) 生物接觸氧化池:共分三級,總且化時間6小時,前二級采用NZP-I型填料,該填料水流特性十分*,第三級采用NZP-II型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處理負荷達14kgBOD/m3.d是一般填料的5-10倍,生化池采用中心廊道微孔曝氣,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觸,達到有機物迅速降解作用。
(4) 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0.9-1.2m3/m2.d二沉水槽為升降式可調液位,齒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勻沉淀效果較好,二沉的污泥氣提至污泥池。 (5) 消毒池:按國家標準:TJ14-74制作,消毒池停留時間為30分鐘,消毒劑采用固體氯丸或漂一般一周投加一次。
(6) 污泥池:經格柵攔載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進入污泥池,污泥池內設有污泥硝化系統,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7) 風機房、自動控制柜:風機房單獨設置,內裝二臺進口風機,風機房和微機控制柜為一體,風機房出風管和設備進風管相連結,其距離不超過15米,其尺寸和詳細說明見后。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污水處理設備經碳鋼防腐處理或采用不銹鋼構件,重量輕巧,易于運輸,方便安裝;
2、采用玻璃鋼、碳鋼、不銹鋼防腐結 專構,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
3、節省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大限度的實現了設備的集成,減少占地面積;
4、無污染,無異味,減少二次污染;
5、不受污水量的限制,機動靈 屬活,可單個使用,也可多個聯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