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592 發布時間:2021-1-28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適用范圍
1、工廠生活污水處理、礦山生活污水處理、*污水處理、學校食堂污水處理、旅游點污水處理、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污水處理、風景區污水處理。
2、賓館污水處理、飯店污水處理、療養院污水處理、醫院污水處理。
3、住宅小區污水處理、別墅區污水處理、商務樓污水處理、新農村污水處理、集鎮生活污水處理。
4、車站污水處理、飛機場污水處理、海港碼頭污水處理、船舶廠污水處理。
5、水產加工廠污水處理、畜牧加工廠污水處理、鮮奶加工廠污水處理和各種工廠的生產、生活污水處理。
6、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污水處理。
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設施說明
1、格柵井
本污水處理工藝設計中,因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漂浮物,這些物質容易積累并zui終堵塞工藝設備和構筑物,所以必須采用攔截設備。本工藝中需設置機械細格柵一臺。為提高自動化程度和方便運行管理,采用機械細格柵24小時連續運行。
2、調節池
在整個處理系統中設置了污水調節池。通過調節池設置,能充分平衡水質、水量,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減少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有利于降低運行成本和水質波動帶來的影響。在調節池內設置潛水攪拌器,防止發生沉淀現象,同時可以起到水質均衡的作用。調節池配套二臺污水提升泵,間隔4小時切換交替運行。設置液位自動控制裝置,提升水泵將根據液位自動開啟、停止。
3、缺氧池(A池)
由于污水中的有機成分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設計采用生物膜法。
因為生活污水中有機氮含量高,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會以氨氮的形式出現,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標會升高,而氨氮也是一個污染控制指標,因此在接觸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帶入的硝酸鹽和進水中的有機物碳源進行反硝化,使進水中NO2-、NO3-還原成N2達到脫氮作用,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降解氨氮值。缺氧池內上部布置組合填料,填充率為70%,底部布置穿孔曝氣系統,防止發生沉淀現象。
4、接觸氧化池(O池)
污水經缺氧池處理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從而進入接觸氧化階段,即進入好氧處理。
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
在設計過程中考慮接觸氧化時間較長為宜,內部設組合填料,填充率為70%,比表面積近600m2/m3,在設計面積負荷時也應充分考慮周圍環境,能確保較好的處理效率。因此設計負荷應選擇比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壽命在8年。池內氧氣由羅茨風機提供。氣水比也同時考慮較高的值:15:1,曝氣形式:微孔曝氣,曝氣器考慮采用目前水處理較的膠膜曝氣頭。該裝置在運行過程中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具有曝氣氣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優點,與傳統曝氣形式相比,具有*的優點。
接觸氧化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工藝。經過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經填料,生滿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經過與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觸,使水中有機物得到吸附和降解,從而使污水得到進化。
本設計采用優質的組合填料,不僅比表面積大,且水流特性*。
由于大量微生物被固定在填料層表面,形成高濃度的污泥床,俗稱生物膜,它具有較強的耐負荷沖擊。
此種結構由于沒有或極少量地產生懸浮性的活性污泥,因而不會產生污泥膨脹,這也是此法的一大特點。
此階段關鍵在于填料層的生物培養與落床,只要運行初期將此項工作做好,運行期間基本不用過問其他問題。
由于填料骨架替代了活性污泥法中的懸浮性作用,因此不需污泥回流,此舉大降低了運行管理程序。
本工藝將接觸氧化段分為三個接觸氧化池,污水依次流經接觸池,亦即將接觸氧化分為三級,充分利用接觸氧化的工藝特點,使污水經過三級接觸氧化池。有機物含量依次降低,生物降解愈發。
5、沉淀池
污水經過接觸氧化后,夾帶氧化過程中產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陳代謝的生物膜,以及不能進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進入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池采用豎流式,沉淀的污泥全部流至污泥池作進一步消化減少剩余污泥。同時確保處理出水達標,在二沉池內設布水管、斜管填料、排泥裝置。出水槽設計齒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
6、污泥池
沉淀池的污泥定時排入污泥池,進行厭氧消化/同時采用間隙好氧混合的方法,通過消化可以減少剩余污泥量約70%以上。污泥池上清液夾帶活化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內,剩余污泥根據污泥量定期清理。
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有益效果:
工藝中設置的大容積的調節厭氧池,可以調節服務區近一天的污水量,從而 適應服務區污水水量、水質變化大的特點,減輕水量、水質沖擊負荷對后續處理 過程的影響。
工藝中的調節厭氧池是將調節池與厭氧池一體化布置,在調節池內設置厭氧 區段,占地面積小,可適應于服務區占地小的特點。
動態膜生物反應器中反應區、污泥區和清水區的一體化布置,特別適應于服 務區占地小的特點,在動態膜生物反應器中設置污泥區,為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與 調節厭氧池組合創造條件,在動態膜生物反應器中設置清水區,為動態膜生物反 應器與人工濕地組合創造條件。
調節厭氧池與動態膜生物反應器的組合,調節厭氧池內發生厭氧反應,動態 膜生物反應器內發生好氧反應,厭氧、好氧交替運行,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氮、磷污染物,適應服務區污水中氮、磷濃度高的特點。
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與人工濕地的組合,充分利用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膜組件過 濾、攔截懸浮物的功能,形成生物處理與生態處理相結合的工藝。生物接觸氧化 法和A/O法的二沉池出水懸浮物(SS)濃度一般為30~你好mg/L,而動態膜生物 反應器的出水SS濃度一般為5~10mg/L。動態膜生物反應器作為人工濕地的前置 處理工序,既可以發揮動態膜生物反應器內膜組件具有過濾、攔截懸浮物的功 能,出水懸浮物低的特點,避免其他好氧處理裝置與人工濕地組合產生的人工濕 地易堵塞的缺點;還可以發揮動態膜生物反應器內膜組件提供了微生物生長載 體,反應器內活性污泥濃度高、生物處理效果好的特點,減小人工濕地的占地面 積,避免其他好氧處理裝置與人工濕地組合產生的人工濕地占地面積過大的缺 點。
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與人工濕地的組合,可以利用人工濕地中的基質吸附性能 和植物生長吸收性能,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對污水進行深度處 理。
在人工濕地的進水區和出水區添加多孔混凝土塊、高嶺土、膨潤土或凹凸棒 土顆粒等脫氮除磷功能填料,形成生態處理和化學處理相結合的工藝,適應服務 區污水磷酸鹽濃度高的特點,確保出水中磷酸鹽穩定達標排放。
WSZ-AO-0.5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備的操作
1、設備接通電源后全自動工作運行,首先查看液位控制是否正常,打開污水源頭直至出水口流出水,關閉污水源頭自來水,設備運行5-10分鐘是否停止。運行正常后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
2、氯片的投放,在消毒器有圓形加藥口,逆時針旋轉拿下,放入1-2片氯片,然后將圓蓋順時針旋緊。(注:圓蓋必須旋緊,否則會漏水)。氯片10-15天投加一次。
3、砂濾罐的操作,砂濾罐的閥門銀色的扳手,可以左右扳動,正常工作時箭頭指向過濾,設備運行10天左右,將扳手扳到正洗運行五分鐘,反洗五分鐘。(注:反洗時打開污水源頭動力水)。沖洗完成后扳回到過濾位置。
4、過濾棉的更換,設備運行1月后,更換新的過濾棉,過濾棉在集水箱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