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WSZ-AO-0.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582 發布時間:2021-1-13WSZ-AO-0.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WSZ-AO-0.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背景介紹
新農村改造污水處理設備,農村環境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納方。近年來,我國在城市環境日益改善的同時,農村污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各種污染不僅威脅到了數億農村人ロ的健康,甚過水、大氣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終影響到城市人口。由于長期以來的開放的發展模式,農村面源污染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過度使用化肥,農村禽畜糞便與生活垃扱缺乏處理的渠道,造成了有機或無機物質從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徑流沖刷作用下,通過農田地表徑流、農田排水和地下滲漏,使大量污染物進入受納水體,引起污染。新農村改造污水處理設備,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政策環境,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規劃的制定,根據規劃來系統地開展污水治理工作。
WSZ-AO-0.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原理
根據曝氣管道位置的不同設置可以控制硝化反應和反硝化反應的程度,也可以單獨進行硝化反應或反硝化反應。
膜分離技術是以壓力為推動力,依靠膜的選擇性進行分離、純化與濃縮的技術總稱.根據膜截留組分粒徑大小的不同及膜性能的差異,目前常見的膜分離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電滲析等.膜技術作為一門新型的分離技術,具有無相變化、能耗低、占地少、操作方便、運行及維修費用低、系統運行穩定和出水水質好且穩定等優點。近30年來,膜分離技術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各個方面,如環保、化工、電子、輕工、紡織、石油、食品、醫藥、生物工程、能源工程等.國外有關專家甚至把膜分離技術的發展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認為膜分離技術是20世紀末至21世紀中期有發展前途的*之一。納濾是介于超濾和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具有納米級的微孔,并且大多荷電,同時具有篩分效應和道南效應的分離特性。納濾膜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其截留相對分子質量為200~2000;二是納濾膜對二價及多價離子有較高的截留率.其中,對離子而言,離子價數越高,納濾膜對其截留率就越高,一般來說,納濾膜可以讓一價離子通過,二價或多價離子會被截留或大部分被截留。反滲透是依靠反滲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行分離的過程.反滲透膜是分離溶解固體的有效的方法,可確保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高效去除,處理后的水質優良,可以達到排放或回用標準,這個過程是廢水中重金屬離子回用的一個值得探究的方向。目前反滲透技術已經在地下水、地表水、海水淡化、工業用水處理、廢水處理回收和化工分離濃縮等許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文采用納濾膜、反滲透膜分離技術對含錳廢水進行試驗.實驗研究了納濾膜的操作壓力、純水/濃水比值、濃縮倍數、Mn2+截留率及膜通量之間的關系.驗證了納濾膜、反滲透膜組合工藝處理含錳廢水的可行性。
A-BF工藝的試驗研究工作分兩部分,一是小試,主要是選擇濾料、探索工藝運行條件、進行可行性試驗;二是中間試驗,進行不同工況下的運行條件試驗及處理效果試驗,確定推薦設計參數。其工藝流程如圖1。
根據小試結果可知,當濾速為2m/h(水力停留時間為1h)時以焦炭、膨脹頁巖(陶粒)為濾料的濾池,對CODCr、BOD5的去除率相近,分別為53%、51%和85%、86%。由此確定,焦炭和膨脹頁巖(陶粒)均可作為BF級濾池之待選濾料。考慮取材方便與價格等因素,在中試中選用焦炭作為濾料。
生物吸附-生物膜過濾法(A-BF法)處理工藝由*和BF級組成,以串聯方式運行。在A-BF法的工藝研究中,*只按A-B法研究中推薦的工藝參數運行[2](*曝氣時間為0.5h,混合液污泥濃度2~3g/L,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1~0.7mg/L,*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7h),*之后的BF級屬于生物膜工藝,通過在附著有生物膜的濾(填)料層間曝氣充氧并結合過濾工藝,構成生物膜濾池。該池為淹沒式層間曝氣,下向流等濾速變水頭過濾,以粒徑為2~6mm的焦炭作為濾(填)料,濾料充填高度2m,在此池內可同時完成生物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與截留脫落的生物膜和懸浮物的作用。空氣從距濾料底部25~40cm處通人,一方面有利于發揮下層濾料表面生物膜的氧化降解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提高整個生物膜濾池的貯污能力,延長反沖周期。曝氣點以下25~40cm厚的濾層起到過濾的作用,進一步截留水中懸浮物和脫落的生物膜,完成固液分離過程。由于生物膜生長、固著在比表面積較大的濾料表面上,這就使得池中容納著大量微生物,從而在體現出容積負荷高、停留時間短的特點的同時,又能保證濾池在較低的污泥負荷下運行,為進一步氧化降解經*處理后污水中剩余的有機污染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進而獲得優良處理效果,保證了出水的穩定性。
WSZ-AO-0.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工藝
該工藝采用以生化處理為核心的處理工藝,設計為調節池+氣浮機+PAC/PAM加藥+A/O+MBR膜+石英砂活性炭過濾+二氧化氯消毒工藝。該工藝成熟可靠,運行操作簡單,投資和維護費用低。
格柵能有效地分離固體物質,有效地降低水中懸浮物(SS)、化學耗氧量(COD),減輕后續工序的處理負荷。同時也應用于工業生產中進行固液分離和回收有用物質。
污水匯集進入格柵渠,利用格柵渠中的格柵攔截水中較大的漂浮物和懸浮物然后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內采取預曝氣)經均化水質后由泵提升進入混凝沉淀后的出水進入厭氧池進行厭氧處理,在厭氧菌的分解作用下大幅降低污水中的BOD5,自流進入A段水解酸化池,污水在其內進行水解酸化,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A段酸化池出水自流進入O段接觸氧化池,由于污水經過前面的水解酸化,此時污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利用大量微生物來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同時,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其內進行硝化反應,將污水中的氨氮(NH3-N)轉化為亞鹽(NO2-)和鹽(NO3-),出水進行過濾后消毒達標排放。
WSZ-AO-0.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操作規程
1、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1)機器經安裝、調整、確認無誤后方可投入使用。
2)檢查濾布狀況,濾布不得折疊和破損。
3)檢查各關口接頭有否接錯,法蘭螺栓有否均勻旋緊,墊片有否墊好。
2、操作過程
1)操作按下列程序進行。
壓緊濾板→開泵進料→關閉進料泵→拉開濾板卸料→清洗檢查濾布→準備進入下一循環。
2)操作方法
(1)合上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亮。
(2)按“啟動”按鈕,啟動油泵。
(3)將所有濾板移至止推板端,并使其位于兩橫梁中央。
(4)按“壓緊”按鈕,活塞推動壓緊板,將所有濾板壓緊,達到液壓工作壓力值后(液壓工作壓力值見性能表),旋轉鎖緊螺母鎖緊保壓,按“關閉”按鈕,油泵停止工作。
(5)暗流:打開濾液閥放液,明流:開啟水嘴放液,開啟進料閥,進料過濾。
(6)關閉進料閥,停止進料。
(7)可洗式:開啟水嘴,再開啟洗滌水閥門,進水洗滌(濾餅洗滌否由用戶自行決定)。
(8)啟動油泵,按下“壓緊”按鈕,待鎖緊螺母后,即將螺母旋至活塞桿前端(壓緊板端),再按“松開”按鈕,活塞待壓緊板回至合適工作間隙后,關閉電機。移動各濾板卸渣。
(9)檢查濾布、濾板,清除結合面上的殘渣。再次將所有濾板移至止推板端并位居兩橫兩中央時,即可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
3、維護與保養
為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壽命,正確的使用和操作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應經常進行檢查,及時維護與保養。
1)正確選用濾布。每次工作結束,必須清洗一次濾布,使布表面不留有殘渣。濾布變硬要軟化,若有破壞應及時修復或更換。
2)注意保護濾板的密封面,不要碰撞,放置時立著為好,可減少變形。
3)油箱通常六個月進行一次清洗,并更換油箱內的液壓油,發現液位低于下*,應即補油。
4)待過濾料液的溫度應≤100℃,料液中不得混有以堵塞進料口的雜物和堅硬物,以免破壞濾布。
5)料液和洗滌水等的閥門必須按操作程序開、關,料液和洗滌水不得同時進入。工作結束后應盡可能放盡管道內的剩余料液。
6)保持機器的清潔,保持工作場所的衛生和道路暢通。切勿踩踏管道和閥門,以免彎曲造成借口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