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佛山一體化泵站
閱讀:1012 發布時間:2020-12-4佛山一體化泵站
佛山一體化泵站——設備簡介
設備處理水量:1方到1000方不等,設備型號齊全,現貨銷售;保證質量
所有設備廠家在銷,全部送貨上門,安裝指導;
銷售范圍在全國各地,安裝工人也遍布全國各地;隨叫隨到
設備優勢:公司生產的設備都是采用新工藝、新技術,如:AO工藝、AB工藝、A2O工藝、MBR工藝、MBBR工藝、SBR工藝等,保證出水高于國家要求排放標準。
污水類目優勢:公司處理污水種類涵蓋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屠宰污水、洗滌污水、餐飲污水、塑料清洗污水、養殖污水、農村污水、電鍍污水、食品污水及相類似的工業污水。
佛山一體化泵站——工藝流程介紹
(1)預處理段
預處理段包括粗格柵、、細格柵、進水提升泵、沉砂集水池等。格柵用于截留大塊的呈懸浮或漂浮狀態的污物,對后續處理構筑物或水泵機組具有保護作用。沉砂集水池的功能是從污水中分離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既能保護水泵機組免受磨損,減輕沉淀池的負荷,又能使污水中無機顆粒和有機顆粒得以分離,便于分別處理和處置。混凝沉淀池主要通過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將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及部分膠體去除,同時去除約20-30%的有機物。集水池調節均衡不同時間排放的水質水量,使處理系統處于穩定的工作狀態。
(2)生化處理段
根據本項目所在城市及本工程的規模、水質特點、當地運行維護技術條件,結合現有工程的實際運行情況,我們采用A2/O法同步脫氮除磷處理工藝。該處理系統的厭氧、缺氧、好氧三種工作狀態,利用微生物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厭氧、缺氧、好氧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氮氣。同時脫除污水中的磷。從而滿足設計要求。
(3)平流沉淀、混凝沉淀處理系統
生化處理出水含有較高的懸浮物,為了減少后續過濾系統的負荷,本設計中在平流式沉淀池出水又增加一套混凝沉淀系統,混凝沉淀系統設混凝段和斜管沉淀段,用于去除懸浮物。
(4)濾布過濾池
為了大限度的提高出水水質,在沉淀系統出水后增設了濾布過濾池,利用轉動濾布過濾機將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去除,使出水更加清澈。
(5)消毒處理
污水經二級生物處理后,水質已得到有效改善,但水中仍含有大量的致病細菌和寄生蟲卵。根據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關于“為保證公共衛生安全,防治傳染性疾病傳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應設置消毒設施”的規定,污水處理廠出水需進行消毒處理。
(6)污泥處理工藝
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生物污泥,有機物含量較高且不穩定,易腐化,并含有寄生蟲卵,若不妥善處理和處置,將造成二次污染。
本工程運行中產生的剩余污泥直接通過碟螺濃縮脫水一體機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在80%以下),以便于運輸。
(7)污泥處置
經脫水后的污泥須進行處置。本設計采用碟螺污水脫水機進行脫水,脫水后泥餅外運處置。
佛山一體化泵站——工藝說明
具體技術類型:類為曝氣生物濾池。膜生物反應的過程中,可以設置曝氣生物濾池作為反應的支持。在組合工藝的前提下,生物濾池還可以與氣浮工藝密切結合,從而在根源上降低水體內部的污染物總量。曝氣生物濾池的處理措施適合運用于膠體或者洗滌劑等雜質,這種狀態方便了各環節的污水處理。通常情況下,污水處理很容易消耗較多負荷,如果能改造為曝氣生物濾池的處理方式,那么還可以在大限度內降低工作負荷,對于生物膜導致的污染也可以進行延緩。
依據數據顯示[3],當廢水中溶氧濃度增加時,微生物之呼吸速率(及生長速率)常以雙曲線函數的關系增加,而且漸趨于一個大值(maximum value);達到這個大值的溶氧濃度被稱為臨界濃度(critical concentration)。其中大攝氧率1/2之DO濃度,稱為經濟溶氧(Km,膠羽保有活性之需氧量),溶氧值約為0.1 mg/L。以單一細菌實施純粹培養時Km很低(約0.001 mg/L),然于活性污泥系統Km較高(約0.1 mg/L),此一差異在于溶氧需擴散通過污泥之膠羽,多了質傳阻力之影響。一般要達到大呼吸率之95%以上,溶氧需維持在2 mg/L,超過此一濃度水平,無論就動力或經濟觀點,幫助都不大。
如膠羽保有活性之需氧量,其溶氧值約為0.1 mg/L,則相關考慮及建議如下:
(1)于曝氣池操作維護時,可先將曝氣池膠羽視為小球形,因氧氣于球形外圍滲透至中心點會依序遞減,而為保持中心點之溶氧值為仍有活性之溶氧值0.1 mg/L,則球形外圍之溶氧值環境應平均維持在0.5 mg/L。另考慮池內膠羽不會單純皆為小圓形,配合較大型膠羽之需求,池內溶氧值應平均維持為1.0 mg/L;依該理論推估相關結論,可模擬運用如下:
a.池內沉積現象不嚴重者:例如采鼓風機加散氣盤形式曝氣,依經濟溶氧理論,池內平均值溶氧值維持為1.0 mg/L即可。
b.池內常有沉積現象發生者:例如采表面曝氣機或氧化深渠等曝氣形式,而為避免(或減少)沉積區域發生厭氧現象,依經濟溶氧理論,池內平均溶氧值則需適當調高為1.5 mg/L。
(2)曝氣池之溶氧值隨時都在變動中,尤其曝氣池入口處常因污染負荷較高,及回流污泥流入影響,實際溶氧量常偏低,故于曝氣池入口處宜盡量曝氣以提供溶氧量。然于曝氣池出口處,由于負荷較低,且膠羽即將進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應減少曝氣量(降低溶氧),以減少曝氣剪力,增加污泥完整性,尤其曝氣池體型上屬栓塞流法者。
(3)曝氣池之溶氧值維持在2.0 mg/L以上,為一般較常見之操作模式;但如需加強活性污泥沉降效果,可嘗試以經濟溶氧理論做基礎,適度降低曝氣量(溶氧值)。執行時為避免沉淀池有污泥厭氧上浮之虞,可采取加大污泥廢棄量(降低污泥毯高度)方式,或將經濟溶氧理論值適度提高等方式處理,業界于執行經濟溶氧理論時,仍需配合現場實際操作狀況進行適當調整,以確認佳操作參數。
佛山一體化泵站——施工方案、方法
1、工藝流程
拌制砂漿 → 確定組砌方法 → 排磚撂底 → 砌筑→ 抹防潮層
2、 拌制砂漿
(1) 砂漿配合比應采用重量比,并由試驗室確定,水泥計量精度為±2%,砂,摻合料為±5%。
(2)宜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為砂→水泥→摻合料→水,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
(3)砂漿應隨拌隨用,一般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須在拌成后3h和4h內使用完,不允許使用過夜砂漿。
(4)基礎按一個樓層,每250m³砌體,各種砂漿,每臺攪拌機至少做一組試塊(一組六塊),如砂漿強度等級或配合比變更時,還應制作試塊。
3、確定組砌方法
(1)組砌方法應正確,一般采用滿丁滿條。
(2)里外咬槎,上下層錯縫,采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嚴禁用水沖砂漿灌縫的方法。
4、 排磚撂底
(1)基礎大放腳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規定
(2)大放腳的轉角處,應按規定放七分頭,其數量為一磚半厚墻放三塊,二磚墻放四塊,以此類推。
5、 砌筑
(1)磚基礎砌筑前,基礎墊層表面應清掃干凈,灑水濕潤。先盤墻角,每次盤角高度不應超過五層磚,隨盤隨靠平、吊直。
(2)砌基礎墻應掛線,二四墻反手掛線,三七以上墻應雙面掛線。
(3)基礎標高不*或有局部加深部位,應從zui低處往上砌筑,應經常拉線檢查,以保持砌體通順、平直,防止砌成“螺絲”墻。
(4)基礎大放腳砌至基礎上部時,要拉線檢查軸線及邊線,保證基礎墻身位置正確。
(5)暖氣溝挑檐磚及上一層壓磚,均應用丁磚砌筑,灰縫要嚴實,挑檐磚標高必須正確。
(6)各種預留洞、埋件、拉結筋按設計要求留置,避免后剔鑿,影響砌體質量。
(7)變形縫的墻角應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墻要把舌頭灰刮盡;后砌的墻可采用縮口灰,掉入縫內的雜物隨時清理。
(8) 安裝管溝和洞口過梁其型號、標高必須正確,底灰飽滿。
6、 抹防潮層
將墻頂活動磚重新砌好,清掃干凈,澆水濕潤,隨即抹防水砂漿,設計無規定時,一般厚度為15~20mm,防水粉摻量為水泥重量的3%~5%。
7、冬雨期施工
(1)砂漿宜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石灰膏等摻合料應有防凍措施,如遭凍,必須融化后方可使用。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的凍塊。
(2) 磚應清除冰霜,冬期不澆水,應適當增大砂漿的稠度。
(3) 砌磚一般采用摻鹽砂漿,其摻鹽量、材料加熱溫度均按冬施方案規定執行。砂漿使用時的溫度不應低于+5℃。
(4)雨期施工時,應防止基槽和雨水沖刷砂漿;砂漿的稠度應適當減小。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m,收工時覆蓋砌體上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