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30m³/d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472 發布時間:2020-8-2430m³/d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概述: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居民生活得到進一步提高。隨之而來的是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廢水對環境污的污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治理水污染的課題被列入世界環境組織的工作日程。
污水處理宜采用經濟、簡易、節能和有效的處理技術,與生態農業相結合,使污水處理成為生態農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形成污水回收與再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實現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生活污水應因地制宜,處理與利用相結合,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利用天然淺塘、洼地、圍堤建造處理設施。如采用人工復合生態床處理生活污水,利用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填料對磷的吸附/沉淀作用、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對營養物氮、磷取得較好的效果。
處理方法
化學法:
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于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后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生活污水匯集于集水池,集水池入口處設格柵,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狀和纖維狀雜質,格柵所攔截的柵渣定期人工清除、轉運。集水池中的污水通過集水池自流送至污水調節池,在調節池中污水調節水質、水量并初步降解有機物,然后通過污水泵將生活污水輸入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由缺氧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排放水池組成。在缺氧池中原污水與回流混合液充分混合,通過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反硝化脫氮。接觸氧化池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鼓風機提供氧源,使污水中的有機物與池內生物膜充分接觸,經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質得到凈化。接觸氧化池出水自流入沉淀池,以去除剝落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沉淀池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沉淀池中的污泥通過氣提排入污泥池進行好氧消化,消化后的剩余污泥量很少,隔3個月左右清除一次,由環衛抽糞車清除外運,從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物理法:
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筑物較簡單、經濟,用于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工藝流程
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前處理——生化法——二沉池——消毒——出水
前處理也稱為預處理技術,常用的有格柵或格網、調節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于生活污水處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們稱污水處理工藝是特指這部分,如接觸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厭氧和好氧)處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zui適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根據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質及現場的條件而選擇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對投資及運行成本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A/O法
即厭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態,
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
隨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以下特點:
1、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2、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設備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點,但又與一般生物膜法不盡相同。
一是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全部浸在廢水中,所以生物接觸氧化池又稱淹沒式池。
二是采用機械設備向廢水中充氧,而不同于一般生物濾池靠自然通風供氧,相當于在曝氣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也可稱為曝氣循環型濾池或接觸曝氣池。三是池內廢水中還存在約 2~5%的懸浮狀態活性污泥,對廢水也起凈化作用。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優點。
生物接觸氧化法凈化廢水的基本原理與一般生物膜法相同,就是以生物膜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有機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廢水得到凈化。
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生物膜由菌膠團、絲狀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成。在活性污泥法中,絲狀菌常常是影響正常生物凈化作用的因素;而在生物接處氧化池中,絲狀菌在填料空隙間呈立體結構,大大增加了生物相與廢水的接觸檢測表面,同時因為絲狀菌對多數有機物具有較強的氧化能力,對水質負荷變化有較大的適應性,所以是提高凈化能力的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