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1068 發布時間:2020-7-21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社會背景
鄉村自然生態系統是我國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對策之一。自然生態系統既是鄉村區別于城市的特色,又是鄉村生態環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則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對鄉村自然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管理逐漸重視,各地區也在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但在鄉村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方面的實踐大多集中在某一項或幾種技術上,部分技術的普適性也還有待完善,缺乏適于鄉村自然生態保護與修復綜合技術集成而又經濟可行的示范項目。
流程說明:
集中式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經過粗格和細格柵攔截,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調節,通過提升泵將調節池污水提升至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進行生化處理,通過缺氧反化、好氧MBBR處理和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后出水經過AFF不對稱纖維過濾系統過濾和反催化消毒處理,達標排放。加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紙、纖維等工業廢水中的碳氫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均為有機污染物,可經好氣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若這類污染物質排人水體過多,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時,有機物又通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壞現象,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具氣體,使水體變質發臭。
該設備能夠處理生活體系綜合性廢水及其相類似的有機污水。
二級生物觸摸氧化處理工藝均選用觸摸氧化工藝,其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混合式生物觸摸氧化池。比活性污泥地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好,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安穩,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池中選用新式彈性立體填料,比外表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相同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進步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生化池選用生物觸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本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排泥周期長,僅需三個月(90d)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辦法除選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辦法。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用為美化或廣場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全套設備施工簡略、操作簡單、一切機械設備均為自動化操控,悉數設備設備于地表以下。整個設備處理體系配有全自動電氣操控體系和設備毛病報警體系,運轉安全可靠,平常一般不需專人辦理,只需當令對設備進行保護和保養。不需要緊縮容器。空氣緊縮機和循環泵等設備,削減出資費用。如該設備用于寒冷地帶,可把查看孔加高,使設備埋沒在凍土一下。噪聲低、無異味、污染物降解功率高、設備運用機動靈活。選用玻璃鋼、不銹鋼結構、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良好特性,膜組件的運用壽命可達5年以上;首要設備的運用壽命在25年以上。
原理該反應器的本構造為上下兩個升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器串連疊加而成。廢水由位于下層的升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器底部進入,與活性很高的厭氧顆粒污泥均勻混合。大部分有機物在這里被轉化成沼氣,所產生的沼氣被下層升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器收集,并沿著一根特設的提升管上升,同時把混合液從下層升流式反應器提升至設在內循淮應器頂部的氣液分離器,被分離出的沼氣從頂部的出氣管排走,而分離出的泥水混合液將沿著一根回流管返回至下層升流式反應器的底部,并與底部的顆粒污泥和進水充分混合。內循環的結果是使下層升流式反應器有很高的生物量,很長的污泥齡和很大的升流速度,使反應區的顆粒污泥*達到流化狀態,大大提高下層升流式厭氧污反泥應器去除有機物的能力。
工藝流程:
為了達到排放要求,處理工藝采用以生化處理A/O法為主處理的二級處理法A/O工藝,即缺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具有適應能力強,耐沖擊負荷,高容積負荷,不產生污泥膨脹,排泥量少,脫氮效果較好等特點,特別適合于中小型污水處理站選用。A/0工藝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聯而成,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可以取得良好的脫氮效果。該工藝的顯著特點是將脫氮池設置在除碳過程的前部,即:先將污水引入缺氧池,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態氮(NO—x-N)還原成N:,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污水接著進入好氧池,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消化降解,好氧池后設置二沉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以提供充足的微生物,同時將好氧池內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以保證缺氧池有足夠的硝酸鹽。
缺氧池
缺氧池一般采用上流式污泥床反應器的形式,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2—4小時,池底為污泥床,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l一1.2m之間,進水系統可采用脈沖進水中阻力布水系統,底部設布水管,運行時污泥呈懸浮狀態。污泥床平均濃度為30—359/L,污泥負荷為O.30—0.35kgBOD,(kgMLSs·d),污水中DO濃度小于0.2m∥Lo
好氧池
1生活污水處理基本原理
好氧池是利用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消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使其穩定化、無害化的處理裝置。好氧池一般為接觸氧化池的形式,池內設置有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則以絮狀懸浮于水中,因此它兼有生物濾池和活性污泥法的特點。接觸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由人工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將由于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造成部分生物膜脫落,促進了新生物膜的生長,形成生物的新陳代謝。脫落的生物膜隨出水進入后續的二沉池。
2接觸氧化池構造
接觸氧化池由池體、填料、布水裝置和曝氣系統組成,其中填料和曝氣系統是接觸氧化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填料是微生物的載體,其特性對接觸氧化池中微生物的數量、氧的利用率、水流條件及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狀況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填料要求具有比表面積大、空隙率大、水力阻力小、強度大、化學和生物穩定性好、經久耐用等特點。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濃度較低,生物膜較薄,為增加生物膜中微生物數量,可選擇易于掛膜和比表面積較大的軟性纖維填料,如尼龍、維綸、晴綸等。一般情況下,填料層高度為3.0m左右,填料層上水層高度約0.5m,填料層與池底高度為0.5—1.5m。曝氣系統按供氣方式可分為鼓風曝氣、機械曝氣和射流曝氣,其中,射流曝氣又可以細分為強制供氣式和自吸供氣式,強制供氣式利用鼓風機向射流器供給空氣,自吸供氣式由射流器噴嘴噴出高速射流,使吸氣室形成負壓,將空氣吸入。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站一般建設在小區附近,且常采用地埋式或半地埋式,因此,曝氣方式宜選擇自吸供氣式射流曝氣,該曝氣方式的優點是:氧吸收率高、充氧能力強;污泥活性及其沉降性能好;構造簡單、運轉靈活、便于調節、維護管理方便;運行噪聲較低,適宜在小區內使用。
3.生活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池工藝設計
接觸氧化池工藝參數設計主要包括池子有效容積、接觸時間和空氣量等。有效容積與處理水量、進出水BOD濃度及容積負荷有關;污水在池內的有效接觸時間不得少于2h;池中溶解氧含量一般維持在2.5mg/L一3.5mg/L之間,氣水比約為15—20:
設備原理
生物接觸氧化系列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工藝中的A、O兩級生物系統。其工藝原理是,在*,由于污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解成NH3-N,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電子供體,將NO2、NO3-N轉化成N3,而且利用部分有機碳與NH3-N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的營養污染。在O級,由于有機物得到進一步的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O級設臵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氧化池,池中主要存在好氧生物及臭氧型細菌(硝化菌)和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NH3-N轉化成NO2-N、NO3-N。污泥池的污泥部分回流到*池,為*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
技術規程
1、 操作使用人員在啟動和使用該設備前,必須仔細閱讀各個裝置的操作使用說明書,并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規定要求進行各個單元設備的操作、使用、保養。
2、開機前,對過濾器、泵、減速器、管線、閥門以及其他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做好轉軸及密封部件的潤滑保養,排除一切不安全因數。
3、開機前,給自控自吸泵罐滿水(液下上水泵檢查池內液下浸沒高度),并仔細檢查攪拌器和刮渣機的減速機中是否按要求加好油。在確認減速機部缺油的情況下才可以啟動攪拌器和刮渣機。
4、先關好設備上的所有閥門,給破穩劑藥罐中加滿酸堿溶液(酸堿溶液與破穩劑共用一個罐),同時將其他藥品按比例配好并加好水,再啟動所有藥品罐上的攪拌機。將酸堿溶液泵入污水池中并進行攪拌。待污水的PH值達到6~9時即停止投加酸堿溶液,并在清罐后給此罐裝配好破穩劑。
5、打開閥門1~8,啟動污水提升泵、啟動破穩劑和復合聚結劑輸送泵,啟動空壓機。
6、當氣浮室中的水面距排渣槽上沿有5-10cm時,啟動刮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