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介紹
閱讀:825 發布時間:2020-7-16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介紹
常用流程
根據微動力污水處理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筑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常用的工藝流程有:
①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淀池 →出水。
②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 →出水。
③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池→出水。
④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淀(加藥)→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⑤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混凝過濾(加藥)→出水。
國內小區污水處理設計中組合式處理廠曾風靡一時,組合式處理指裝配好的或易于組裝的定型設備,其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占綠地。但實際應用表明,存在不少問題。如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根據工程設計及實際運行經驗,建議日處理能力1000m3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宜采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可考慮用埋地設備。
處理方式
污水集中處理是微動力污水處理的主要方式。一直以來,各個城市基本采用這種方式,規模效應和便于管理是其主要特點。以前的污水廠的管理主要是人工控制,分散式的污水處理廠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員和更高的管理成本。但隨著科學技術和遠程監控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值守已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大型污水廠的規模效應和管理就顯得不那么重要,建設分散式的污水處理廠可以通過采用遠程監控實施可視和可控操作來進行管理。因此對于管網難以建設(距離長、無法拆遷等)的地方,應調整規劃,采用分散式就地處理,達到解決污水出路的問題。同時分散處理還可把處理后的污水作為就近河涌或水體的補水水源,達到雙贏的目的。
超濾系統中還包含了氣擦洗、儀表空壓機等附屬設備的控制,其控制主要是與相關設備的聯動,所以這里不在贅述。
采用自適應梯階進水方式,將集水池液位始終穩定在一個安全的范圍內,特別是在來水高峰期時,效果較為明顯。使用隊列調度法,較好地解決了大型超濾系統中的廊道競爭問題,從了提高了本超濾系統的產量。采用S曲線停泵及PWM閥門緩閉的控制方法,削減了水錘效應,增強了管道的安全及穩定性。通過以上的技術應用,保證了北京市小紅門污水處理廠超濾系統長期高效、穩定、可靠及安全的運行。
2013年以來,中國人民大學膜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連續出版《中國水處理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對中國膜工業、再生水行業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得到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咨詢機構的研究人員和環保從業人員的高度評價,成為學術界、環保界、金融界、咨詢界人士了解中國環保產業的窗口,對我國水處理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結合十九大報告內容,為適應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高的要求,膜技術也應該有著相應的創新與發展。2016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水處理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膜工業卷Ⅱ》在延續前期研究報告體系結構的基礎上,內容上繼續秉承精華,總結膜行業面臨的新問題與新挑戰,從技術競爭力、市場格局、企業運行模式等角度對我國膜產業進行和度的研究與分析。本文是根據該報告中有關中國膜市場發展概況的內容重新整理編寫而成。
預處理的優化
對進水進行良好預處理是減緩膜污染、保證反滲透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針對不同的污染,需采用有針對性的處理。以下介紹幾類主要污染的預處理優化方案。
1、生物污染的控制
針對生物污染的預處理通常包括去除進水中微生物消滅其生物活性,或除去水中微生物的營養源,也可以是兩者的結合。
1)去除進水微生物
消除進水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或者降低進水中微生物量,是預防和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方法之一。可以達到這種效果的物理方法包括紫外殺菌、砂濾以及膜過濾,化學的方法包括添加活性氯、臭氧等化學藥劑。幾種處理方法的優缺點對比(見表1)
2)除去水中營養物質
生物過濾作用可以消耗進水中的營養物質和微生物生長所必須的各種微量元素,從而使反滲透裝置中的微生物生長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生物濾池在掛膜成功后微生物在濾池內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生物處理越充分,出水的營養性越差,水的生物穩定性越高,反滲透微生物污染的風險就會越低。
生物濾池的種類很多,濾料有生物陶粒和生物活性炭等,雖然濾料材質不同,但主要原理是一樣的,濾料選擇一些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的,處理方法都是靠生物的大量繁殖降解有機物和營養物質。
設備安裝、調試、維護
安裝:
1、用戶提供安裝方式:地埋或地上,同時按本公司設備平面布置圖及設備基礎圖提供設備基礎(混凝土基礎),要求基礎平均承壓為5000Kg/m2以上。
2、基礎必須水平,相對標高準確,土方施工時,寬度必須距離基礎邊線500 m m以上,便于設備管道安裝。
3、使用吊車將設備就位時,必須弄清各單體的方向和位置,以便正確方便聯結管道。
4、聯接完管道后先用清水試壓,確認管道連接不漏水,同時調整沉淀池出水堰板的水平度及出水高度。檢查各電機設備的正反轉。
5、檢查整體設備。確認安裝正確后回填土方,準備調試。
調試:
1、調試污水泵將額定流量的污水提升至設備,開動曝氣系統(調試初期可適當增加曝氣量)每天通過檢查口檢查接觸氧化池內生物生長情況,有條件的用戶可用顯微鏡觀察池內生物種類及大致數量,待填料上附著褐色或黃色生物膜時即可認為生物培養已成功,可以進入正常運行。
2、若原水為工廠有機污水時,可以先用生活污水或人工投入部分生物營養物來培養生物膜再逐漸加入工業有機污水對生物進行馴化接種。
3、平均氣溫在20℃時,生活污水生物膜培養時間一般需1-2周,工業有機污水生物膜培養及馴化時間一般需3-4周。
維護:
1、格柵井應定期進行清污,一般每天清理一次,防止格柵污堵。
2、運行過程中每小時進行一次巡回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正常運行時,應保持污水流量在20m3/h左右,此時初沉池溢流醋槽液位應在鋸齒的中間位置。
4、非異常情況下,不要采用“手動”運行方式,應盡量采用“自動”運行方式。
5、停運后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要定期投運風機,防止生物膜死亡。
6、為了使設備更好地使用并保證出水水質穩定,必須對設備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泵、風機等需定期加注或更換機油,一般情況下,風機運行10000-12000小時需保養一次,潛水泵運行8000-10000小時保養一次。
7、本設備大修周期一般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