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AO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圖
閱讀:5652 發布時間:2020-7-11AO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圖
摘要
AO污水處理設備及處理方法,由以下處理單元依次連通:格柵化糞槽、厭氧池、好氧池、沉淀消毒池,其特征在于,處理單元之間具有進出水管,各個處理單元均具有排泥管、排氣管,厭氧池、好氧池具有曝氣系統和回流系統,各處理單元出水均采用三角堰,所述格柵化糞槽進水管輸入端設于設備外部,進口深入柵前格柵化糞槽底部;格柵化糞槽與厭氧池連接,厭氧池進水管通入池底部進水,厭氧池填料區填加固定化載體和生物海綿鐵填料;厭氧池與好氧池連接,好氧池進水管通入池底部進水,填料區填加固定化載體和生物海綿鐵填料;好氧池與沉淀消毒池連接,進水管進入沉淀池中部,池底污泥區設有45度坡腳;沉淀池與消毒池連接,進水管進入消毒池底部氯片消毒,上部出水管出水。
AO污水處理設備組成:
(1)*生化池
為使*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池內采用間隙曝氣。*生化池的填料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高度為2.0米。這種填料具有不易堵塞、重量輕、比表面積大,處理效果穩定等優點,并且易于檢修和更換,停留時間為≥3.5小時。
(2)O級生化池
A/O生化池的填料采用池內設置柱狀生物載體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為一般生物填料的16~20倍(同單位體積),因此池內保持較高的生物量,達到高速去除有機污染物的目的。曝氣設備采用鼓風機及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30以上,有效地節約了運行費用。停留時間≥7小時,氣水比在12:1左右。
(3)沉淀池
污水經O級生化池處理后,水中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物(生物膜脫落),為了使出水SS達到排放標準,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來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設置1座,表面負荷為1.0m3/m2·hr。沉淀池污泥采采用氣提設備提至污泥池,同時可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將污泥部分提至*生化池進行污泥回流,增加O級生化池中的污泥濃度,提高去除效率。
(4)消毒池
消毒池接觸時間為30分鐘。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投加量為4-6mg/L。經過生化、沉淀后的處理水再進行消毒處理。
(5)污泥池
污泥池有效容積8m3,沉淀池污泥用空氣提升至污泥池進行常溫消化,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清理方法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
(6)風機房、風機
風機設在風機房內,設有消聲器,因此運行時噪聲符合環保要求。
AO污水處理工藝簡述
廢水經調節池調節、均衡污水水質、水量,用提升泵送入隔油池,除去水中輕油、重油。隔油池出水自流進入氣浮裝置,除去水中殘留礦物質油,收集的輕、重油分別送入輕、重油池收集后,定期抽送至廠內焦油回收設備回收或摻入鍋爐房煤中焚燒。
氣浮池出水自流進入厭氧池,水中苯、*等苯環系類難于好氧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質,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破環分解成直鏈有機物、CO2和水,硫化物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效分解去除。污水經過好氧池中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將水中的氨氮分解轉化成NO3-和NO2-。
好氧池出水部分回流至厭氧池,利用厭氧池進水COD、BOD,在厭氧池內反硝化菌的作用下,進行反硝化脫氮反應,使水中的NO3-和NO2-轉化成氮氣。好氧池出水與集水池收集的生活污水混合進入缺氧池,在缺氧池中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下,將水中的NO3-和NO2-分解成氮氣釋放,生活污水中的BOD做為缺氧池反硝化反應的碳源補充,使水中的氨氮達到排放要求。
污水中殘留有機物質在二級好氧池中的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CO2和H2O,有效去除水中COD、BOD,使出水各項指標達到環保要求。A2O2工藝對氨氮具有很高的去除效率,是國內外普遍采用的*的生物脫氮技術。
由于污水中所含的有機物往往是多種組分的極其復雜的混合體,因而難以一一分別測定各種組分的定量數值。實際上常用一些綜合指標,間接表征水中有機物含量的多少。表示水中有機物含量的綜合指標有兩類,一類是以與水中有機物量相當的需氧量(O2)表示的指標,如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和總需氧量TOD等;另一類是以碳(C)表示的指標,如總有機碳TOC。對于同一種污水來講,這幾種指標的數值一般是不同的,按數值大小的排列順序為TOD>CODCr>BOD5>TOC
過高的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全稱為生物化學需氧量,英文是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簡寫為BOD,它表示在溫度為20℃和有氧的條件下,由于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機物的生物化學氧化過程中消耗的溶解氧量,也就是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穩定化所需要的氧量,單位為mg/L。BOD不僅包括水中好氧微生物的增長繁殖或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量,還包括了硫化物、亞鐵等還原性無機物所耗用的氧量,但這一部分的所占比例通常很小。因此,BOD值越大,說明水中的有機物含量越多。
當可溶性有機物被細菌消耗時,被轉化為二氧化碳和生物絮凝物,然后從流出物中沉降。降低流出物的有機物含量和改善BOD水平,所提到的過程是一種控制BOD的流行方法,通過促進“食物”和有機物質的正確平衡來實現。這可以通過適當的曝氣方法來實現,其中空氣被引入流出物中以增加這種生物氧化的速率,這反過來又增加了可沉降固體的水平,然后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從流出物中除去。過濾或澄清。
過多的總懸浮和溶解固體
根據廢水中的TSS和TDS水平以及排放標準級別的不同,實施方法將有所不同。常用的減少TSS的處理方法:凝結、絮凝、沉降、砂或碳過濾。
TDS的減少是一項更復雜的工藝。如果污染物是金屬基的,比如鈣,鎂或鐵,則可以添加澄清過程中的簡單化學添加劑以減少這些污染物。如果是鈉,氯或其他高度可溶的離子,則可能需要除鹽工藝或蒸發工藝。
AO污水處理工藝特點
1、 工藝*,不需要污泥池、二沉池。節省占地面積,節省土建費用。
2、 設備主體里四外三環氧樹脂防腐。使用壽命長達30年以上。
3、 風機減震處理,達到二級噪音標準。
4、 可埋于地表以下,不占地表面積。地表可綠化或做廣場用地。
5、 全自動運行無需專人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