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摩澤朗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有色金屬礦山廢水處理方法
膜分離法膜分離是依靠反滲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行分離的過程。采用超低壓反滲透膜深度處理礦山酸性廢水,考察了超低壓反滲透膜RE-4040-BL的分離性能隨壓力、pH、溫度、水回收率等的變化及超低壓反滲透膜運行的穩定性,并用溶解擴散模型、物質傳遞系數和Hagen-Poiseuille方程進行解釋。結果表明,在試驗條件下,超低壓反滲透膜對重金屬離子的截留率>99%,滲透液的Ni2+,Cu2+,Zn2+,Pb2+離子濃度均低于0.4mg/L,總電導率<100μS/cm,滿足回用水的要求,濃縮液可進一步回收利用。對超低壓反滲透膜處理礦山酸性廢水時的膜污染及清洗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預處理及反滲透條件,其污染程度有差異,即使清洗條件相同,清洗效果也不同。在較適宜的清洗條件下,膜通量可恢復99%以上。用膜分離技術處理有色金屬礦山廢水符合有色金屬工業廢水治理的發展趨勢,應進一步開展廣泛深入的研究。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硫酸鹽還原菌(SRB)異化硫酸鹽的生物還原反應,將礦山酸性廢水中的硫酸鹽還原為硫化氫,并利用某些微生物將硫化氫氧化為單質硫。微生物法處理酸性礦井廢水費用低,實用性強,無二次污染,還可以回收單質硫,產生的硫化物可與重金屬結合為金屬硫化物沉淀而使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得以去除。在一個規模為29m3/d的廢水處理試驗廠中采用氧化亞鐵硫桿菌氧化礦山酸性廢水中的二價鐵,再采用碳酸鈣和消石灰進行二段中和,取得了而經濟的處理效果,并且通過控制條件,可回收銅、鐵、鋅。生物法中的人工濕地法是利用基質、微生物、植物復合生態系統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調作用,通過過濾、吸附、共沉、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同時通過營養物質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促進綠色植物生長并使其增產,實現污水的資源化和無害化。該法具有出水水質穩定,對水中N,P等營養物質去除能力強,基和運行費用低,維護管理方便,耐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