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分體式大型凝結水泵
大型凝結水泵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離心泵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大型凝結水泵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300MW、600MW等級的大型火力發電機組用凝結水泵主要采用立式筒袋式結構。由于凝結水泵的入口為真空(負壓),為了滿足泵的必需汽蝕余量,通常將首級葉輪布置在基礎地面以下的泵筒體內,泵的吐出座、電機支架等布置在基礎上側。不考慮配帶電機的安裝高度,泵芯的整體長度達6.5m以上。6.5m長的泵芯不利于運輸、現場安裝起吊,以及檢修運行維護等工作。傳統的立式凝結水泵設計為可抽式整體泵芯,在設備大修時至少需要6.5m的起吊高度。起吊后,需要橫置于地面,至少需要長度為6.5m的檢修空間,增加了檢修勞動強度,極為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在不改變泵的性能參數、整體結構的前提下,實現便于運輸、安裝起吊,以及檢修運行維護等工作的可分體式大型凝結水泵。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泵筒體,泵筒體上端設置有基礎法蘭,基礎法蘭上方設置有吐出座和電機支架,吐出座和電機支架內設置具有傳動軸的上部泵芯,所述泵筒體內設置有下部泵芯,下部泵芯內的泵軸由下部泵芯的末級導流殼上端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泵芯的泵軸與上部泵芯的傳動軸通過分半式卡套和套筒式聯軸器相連;所述末級導流殼上端面和吐出座下端面之間設置有分體式接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末級導流殼上端通過連接法蘭與所述分體式接管相連;連接法蘭的外緣設置有起吊螺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相應于基礎法蘭的表面設置有分體式臨時支撐板;分體式臨時支撐板能通過所述末級導流殼的連接法蘭支撐下部泵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可實現大型凝結水泵的分體式安裝、檢修、拆卸,zui大檢修起吊高度不超過4.0m,為減輕勞動強度提供方便。
2、凝結水泵的常見易損件,例如:滾動軸承部件、機械密封、平衡鼓、平衡套等主要集中在上部泵芯,日常檢修維護時只需要起吊拆卸上部泵芯,方便快捷。
3、實現大型凝結水泵的快速大修,上部泵芯、下部泵芯可同時檢修維護。提高上部泵芯、下部泵芯與其它同型號泵組的互換性,靈活匹配。
4、本實用新型將原整體泵芯分體為上部泵芯和下部泵芯,使其長度縮短,方便長距離運輸順利通過狹窄路段。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圖2 是分體式接管的剖面圖。
圖3是圖2的側視圖。
圖4是下部泵芯起吊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整體組裝或拆卸示意圖。
附圖中1為泵筒體、2為下部泵芯、3為泵軸、4為末級導流殼、5為連接法蘭、6為起吊螺釘、7為套筒式聯軸器、8為分半式卡套、9為分體式接管、10為基礎法蘭、11為吐出座、12為上部泵芯、13為傳動軸、14為電機支架、15為法蘭盤、16為螺栓組件、17為連接邊、18為定位錐銷、19為分體式臨時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泵筒體1,泵筒體1上端設置有基礎法蘭10,基礎法蘭10上方設置有吐出座11和電機支架14,吐出座11和電機支架14內設置具有傳動軸13的上部泵芯12,所述泵筒體1內設置有下部泵芯2,下部泵芯2內的泵軸3由下部泵芯2的末級導流殼4上端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泵芯2的泵軸3與上部泵芯12的傳動軸13通過分半式卡套8和套筒式聯軸器7相連;所述末級導流殼4上端面和吐出座11下端面之間設置有分體式接管9。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末級導流殼4上端通過連接法蘭5與所述分體式接管9相連;連接法蘭5的外緣設置有起吊螺釘6。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相應于基礎法蘭10的表面設置有分體式臨時支撐板19;分體式臨時支撐板19能通過所述末級導流殼的連接法蘭5支撐下部泵芯2。
所述分體式接管9包括兩半圓形筒體,兩半圓形筒體上設置有相對應的連接邊17,連接邊17通過螺栓組件16相連;連接邊17之間設置有密封墊;兩半圓形筒體端部設置有與末級導流殼4上端面和吐出座11下端面連接的法蘭盤15。
所述兩半圓形筒體可通過定位錐銷18定位對齊。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次動作過程:泵芯安裝前,通過起吊安裝在末級導流殼4連接法蘭5上的起吊螺釘6,將下部泵芯2垂直放入泵筒體1,當末級導流殼4的連接法蘭5快要接近泵筒體1的基礎法蘭10時,將分體式臨時支撐板19從兩側放置在泵筒體1的基礎法蘭10上并固定。
將末級導流殼4的連接法蘭5放置在分體式臨時支撐板19上,構成支撐平臺,用于臨時支撐下部泵芯2。將套筒式聯軸器7穿入泵軸3,留出安裝連接空間。然后,將上部泵芯12垂直吊裝,對齊泵軸3與傳動軸13的端部,放入分半式卡套8,再固定套筒式聯軸器7,將傳動軸13與泵軸3連接完整。保持上部泵芯12的吊起狀態,將分體式接管9、密封墊分別從側面放入,用定位錐銷18對齊,用螺栓組件16緊固。再與末級導流殼4、吐出座11連接。分體式接管9安裝后,整個泵芯已經連接完成,移走分體式臨時支撐板19,將整個泵芯垂直放入泵筒體1內,安裝完成。
拆卸時,先將整個泵芯起吊,當末級導流殼4的法蘭面露出泵筒體1的基礎法蘭10時,將分體式臨時支撐板19從兩側放入并固定,作為泵芯臨時支撐平臺。再拆卸分體式接管9,從兩側移出,再拆卸套筒式聯軸器7、分半式卡套8。傳動軸13與泵軸3分離后,吊裝移走上部泵芯12,再根據需要起吊下部泵芯2,拆卸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