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廢水處理氣浮設備作為一種高效、快速的固液分離技術,始于選礦。它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氣泡作為載體粘附廢水中的懸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以實現同液分離過程。它可用于水中固體與固體、固體與液體、液體與液體乃至溶質中離子的分離[1]。一般來說,氣浮法處理工藝要滿足以下基本條件[2]:(1) 必須向水中提供足夠量的細微氣泡;(2) 必須使廢水中的污染物質能形成懸浮狀態;(3) 必須使氣泡與懸浮的物質產生黏附作用。有了上述這三個基本條件,才能完成氣浮處理過程,達到污染物質從水中去除的目的。
皮革廢水處理氣浮設備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石油、化工及機械制造業中的含油廢水的油水分離;
(2)廢水中有用物質的回收,如造紙廢水中的紙漿纖維及填料的回收;
(3)含懸浮固體相對密度接近于1的工業廢水的預處理;
(4)取代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特別適用于活性污泥絮體不易沉淀或易于產生膨脹的情況;
(5)剩余污泥的濃縮。
經預處理后的污水流入有渦凹曝氣機的小型充氣段,污水在上升的過程中通過充氣段與曝氣機產生的微氣泡充分混合,曝氣機將水面上的空氣通過抽風管道轉移到水下。曝氣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氣輸送管道底部散氣葉輪的高速轉動在水中形成一個真空區,液面上的空氣通過曝氣機輸入水中,*真空,微氣泡隨之產生并螺旋型地升到水面,空氣中的氧氣也隨之溶入水中。
由于氣水混合物和液體之間密度的不平衡,產生了一個垂直向上的浮力,將SS帶到水面。上浮過程中,微氣泡會附著到SS上,到達水面后SS便依靠這些氣泡支撐和維持在水面。刮泥機沿著整個液面運行,并將SS從氣浮槽的進口端推到出口端的污泥排放管道中。污泥排放管道里有水平的螺旋推進器,將所收集的污泥送入集泥池中。凈化后的污水流入溢流槽再自流至生化處理部分。
開放的回流管道從曝氣段沿著氣浮槽的底部伸展。產生微氣泡的同時,渦凹曝氣機會在有回流管的池底形成一個負壓區,這種負壓作用會使廢水從池底回流至曝氣區,然后又返回氣浮段。這個過程確保了40%左右的污水回流及沒有進水的情況下氣浮段仍可進行工作
目前制革工業生產一般包括脫脂、浸灰脫毛、軟化、鞣制、染色加工、干燥、整飾等幾個工段,加工過程中需
要添加多種化學品,從而使得廢水中含有油脂、膠原蛋白、動植物纖維、有機無機固形物、硫化物、鉻、鹽類、表面活性劑、染料等多種污染物質和有毒物質。制革工業綜合廢水的水質特性為:ρ(CODcr)為3000—4000mg/L,ρ(BOD5)為1000—2000mg/L,ρ(SS)為2000—4000mg/L,pH值為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