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用水鐵、錳超標的原因及直接飲用對人體的危害
飲用水的各項物理指標及化學指標均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之規定,否則,直接飲用不合格地下水會對人身造成各種慢性損害。
目前,地下水是我國的飲用水來源主要來源。地下水也可以稱自備井水或深井水。近年來,由于工農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工業污染的大量排放,已經嚴重的污染了地下水源;農業
發展過程中,化肥的大量使用,農藥的無序推廣,造成地下水氨氮超標,水有異味;居民生活用水的大量排放,洗滌劑,化工產品如電池、塑料、重金屬等嚴重污染地下水源。居民長期飲
用不合格的地下水會對身體造成許多慢性危害,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惡性疾病的發生。
以下簡要介紹不合格的地下水源對人體的危害:
A、含鐵量超標
地下水含鐵量應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規定即小于3.0mg/L,超過這個標準即為不合格。造成地下水含鐵量超標的主要原因是:工農業生產大量鐵質產品使用,含鐵廢水的過度排放等。
鐵是多價態元素,2價鐵溶于水,所以地下水常含有鐵。所以,地下水鐵含量超標,表現為:剛取出的水顏色正常,當經過約30分鐘后,水體顏色開始發黃。如果用含鐵量超標的地下
水漂洗純白衣物時,會造成衣物發黃,而且無法恢復。當用戶選取取水口位置不當時,水中往往造成地下水含鐵量超標。鐵過量攝入對人體有慢性毒害,且污染淺色物體、衛生潔具等。
B、含錳量超標
地下水含錳量應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規定1.0mg/L之內,超過這個標準即為不合格。 錳的含量不合格,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錳是多價態元素,2價錳溶于水,所以地下水常含有錳.當取水口位置不當,水中往往含之.錳過量攝入對人體有慢性毒害,尤其對神經系統, 且異味很大,污染衛生潔具.
二、飲用水鐵、錳超標臭氧凈化處理工藝介紹
臭氧凈化處理工藝是當今世界比較*的除色、去異味的水處理手段之一:尤其對水中鐵、
錳超標、氨氮超標、除色、去味、降解有機物等單項超標處理效果很好。
臭氧有很強的氧化力,是已知比較強的氧化劑之一;臭氧分子是逆磁性的,易結合一
個電子成為負離子分子;臭氧在水中半衰期約為35分鐘,隨水質與水溫的不同而異;重要
的是臭氧氧化處理的水無殘留、無二次污染,更有利于人體健康;臭氧處理工藝相對簡單,
使用成本較低。
臭氧水處理工藝主要是利用臭氧的氧化能力,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將臭氧與要處理的
水源充分混合,保證臭氧與處理目標發生*的化學反應,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質;其次,
再用過濾器過濾掉水中的雜質;然后,再消毒處理,生成合格飲用水供用戶使用。
臭氧處理工藝環節方框圖如下:
水源 → 臭氧氧化環節 → 氣液混合環節 → 精密過濾環節 → 合格飲用水
三、飲用水臭氧凈化處理技術優勢分析
1、臭氧的廣普作用優勢
臭氧凈化處理還有如下優點:
(1、在凈化處理的同時可改善水的性質,且較少產生附加的化學物質污染。
(2、不會產生氯酚那樣的臭味。
(3、不會產生三鹵甲烷等氯消毒的消毒副產物。
(4、臭氧在有空氣的地方就可制造,為了獲得它只需要電能。
(5、在某些特定的用水中,如食物加工、飲料生產以及微電子工業等,臭氧消毒不需要從已凈化的水中除去過剩殺菌劑的附加工序。
2、臭氧凈化處理無殘留、環保等技術優勢
由于臭氧有較高的氧化電位,因此它具有更強的殺菌作用,對細菌的作用也快,消耗量明顯較小,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pH的影響。
在0.45mg/L臭氧作用下,經過2min,脊髓灰質炎病菌即死亡。當1mL水中含有274-325個大腸菌,在臭氧劑量為1mg/L時可降低大腸菌數86%;劑量為2mg/L時,水幾乎可以*被消毒。
3、臭氧凈化處理的無危險優勢 臭氧從原料制取、到臭氧產生,只需要電能,不需要其它任何化工原料。
①、原料無危險,臭氧制造只需要分離空氣,不需要其它原料。
②、從生產過程來說,臭氧制備過程無危險,并且容易控制。
③、從使用角度來說,臭氧使用也無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