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3日,學術刊物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子刊《Scientific Reports》雜志在線發表了*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MSG)珊瑚礁學科組余克服研究員題為“Model suggests potential for Porites coral population recovery after removal of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Luhuitou, Hainan, South China Sea)”的研究論文,論文報道了研究員利用珊瑚礁*監測和數值模擬相結合開展了珊瑚礁演變動態的研究,博士生趙美霞為論文*作者,余克服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論文依據海南三亞鹿回頭珊瑚岸礁區塊狀濱珊瑚2007-2014年監測數據建立的珊瑚種群動態模型預測該種群未來百年的發展趨勢,分析鹿回頭珊瑚礁在消除強人類活動影響后的恢復潛能。研究結果表明在未來無干擾情況下,該種群將不斷增大,而且群體大小將由目前的小群體為主逐漸發展為以大群體為主,且活珊瑚覆蓋率也將隨之不斷增大,珊瑚礁恢復態勢良好。若受到10-20年間隔的隨機干擾,該種群仍能保存,但活珊瑚覆蓋率將保持相對較低水平。
研究工作不僅將珊瑚礁*監測與模型預測相結合,將珊瑚礁演變過程研究進一步深化,而且提供了探求珊瑚礁演變機制的新方法。同時,本項工作也是合作的又一新成果,論文作者之一Bernhard Riegl是美國國家珊瑚礁研究所(National Coral Reef Institute)副所長。目前,珊瑚礁學科組與該研究所已在珊瑚礁地貌、地質與生態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