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同時迅速發展,人口也迅速增長,給地球的水資源與環境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面對此種情況,很多國家紛紛采用了多種中水回用措施來解決用水問題。中水回用設備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水環境污染,又可以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資源化具有可觀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水回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解決水資源問題水處理設備的方式。
在城市中,中水回用處理主要用在城市生活沖廁用水、商業用水、道路噴灑用水與城市綠地灌溉、非接觸性景觀用水和消防用水等。
在工業上,工廠根據用途不一樣可直接或再進一步處理應用到工業生產中,例如:冷卻水、熄焦、熄爐渣用水、灰渣水力輸送用水、工廠綠地澆灑和地面、設備、車輛沖洗等,其中工業冷卻用水非常普遍。
中水回用設備處理方法分類:
1、生物化學處理法: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包括好氧和厭氧微生物處理,
一般以好氧處理較多。
原水→格柵→調節池→接觸氧化池→沉淀地→過濾→消毒→出水
2、物理化學處理法:以混凝沉淀技術及活性炭吸附相結合為基本方式,與傳統的二級處理相比,提高了
水質,但運行費用較高。
原水→格柵→調節池→絮凝沉淀池→超濾膜→消毒→出水
物理化學處理法比起生物化學法占地面積少,出水水質更好,效果會比較穩定。
3、生物膜反應器法:以MBR為主工藝,優點是省去二沉池的建設,S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積與傳統的二級
處理相比,減少了很多。
4、其它處理方法:其它處理方法主要有曝氣生物濾池及上述幾種工藝的組合。
中水處理系統水源可分為以下三類:
1、雜排水:包括洗手洗臉水、冷卻水、鍋爐污水、雨水等,但不含櫥、廁排水,主要污染物為泥灰,處理方法簡單。
2、雜排水:除上述雜排水外,還含廚房排水。污染程度高,有油垢、表面活性劑、生物有機物泥
灰。
3、綜合排水:雜排水和廁所排水的混合水,含較高的細菌、BOD和COD,不僅具有前兩類廢水的污染性,且含有氮、磷的富營養化的性質,處理工藝較為復雜。
確定中水回用設備工藝流程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1、中水原水的水量、水質和中水的使用要求。
2、應考慮裝置所占的面積和周圍環境的限制以及噪聲和臭氣對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
3、中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應選擇技術成熟、運行費用相對較低的生物處理為主處理方法,但還是要根據實際水質與用途而定。
4、中水回用設備工藝流程中的消毒環節中,一般使用價格較低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